![]() |
![]() |
#21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很接近了,unweight 非解除。解除是unweight 後的動作。unweight 後可以幫助解除容易。 這也是cross over 比較容易的原因之一(之2要再等)。再繼續下去,我們可以把其它的定義澄清一下。
你想想看, 如果他是換另一腿單腳滑,有什麽不同? |
![]() |
![]() |
![]() |
#22 | |
滑雪瘋隕石級
|
![]() 引用:
從這段話的意思是,解除是指重心已100%從一邊轉換到另一邊「完成」,這才叫解除,是嗎? 而轉換完畢,就等於解除完畢,所以後面接下來的動作,就不能叫解除了,我可以這樣子理解嗎? 以物理性來講,如果是換另一隻腳單腳滑,應該沒有不同吧?都是指同樣的動作,不是嗎?只是姿勢上的調整會有點不一樣而已。 |
|
![]() |
![]() |
![]() |
#23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
![]() |
![]() |
![]() |
#25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黑 黑 - 帶重
黑 白 - 無帶重 請對顔色不要吹毛求哧 |
![]() |
![]() |
![]() |
#26 |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引用:
|
|
![]() |
![]() |
![]() |
#27 |
滑雪瘋隕石級
|
![]()
嗯嗯,看懂你的意思了。
就是把去重省略掉。 從頭到尾,不管是轉右邊還是換轉左邊,就是一路都是黑腳就對了。 所以,當是用單腳滑時,一路下山都應該是維持黑線,不應該出現白腳。 而在轉換外側腳,黑腳時,也應該都是黑腳,而不能有白腳出現。 而就算是雙腳重心是50%50%,也應該都是一路維持同時黑腳,也就是把兩隻腳當作一隻腳,重心基準都一直在兩腳的中心點就對了。 這個的方式,我得好好想想,因為這個「維持」,很難很難做到,得想清楚才可能縮短我嚐試失敗的次數。 ![]() 關於重心比例,我倒是有另一個想法想討論一下,等晚點再開新題來研究一下好了。 ![]() |
![]() |
![]() |
![]() |
#28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你把這想象的太複雜了。簡單的說,這是2個極端。一個是無重(0%),一個是帶重 (100%)。如果你2個極端都能運用的話,那麽在中間的應水到渠成。
是不是一腳一客牛排 ![]() ![]() |
![]() |
![]() |
![]() |
#29 |
滑雪瘋隕石級
|
![]()
沒辦法,因為您是拿高手的影片在給我看,所以我只能以那高手在行徑的路線來想像囉。
同時,就能運用自如了,但我認為應該先從去重開始練,這個比較簡單,然後再往帶重練過去,這樣比較不會練成四不像囉。 哈哈,一腳一客牛排,又不貴,又有什麼問題呢。 ![]() 此篇文章於 2010-03-17 09:06 PM 被 norman 編輯。 |
![]() |
![]() |
![]() |
#30 |
滑雪瘋隕石級
|
![]()
趁著討論這串話題,我把我其中一段拿出來討論一下。
下面這段影片,幾乎可代表我現階段的功力,也是我一般在滑下山,不等人時的動作。 在拍這段時,我想說放鬆用我的一般平常滑的樣子,但因為這是早上拍的,所以雪面蠻硬的,又有前一天被刮起的佈滿較大顆的碎冰礫,所以在滑時,雪板一直被碎冰礫撞不斷得被彈起來,所以滑起來還蠻震的。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我想請教skier666跟太極兄一下,我下面這段動作,算不算「帶重」的「slipping」? 當然也可以順便看一下我的有效edging(黑腳)的範圍跟重心轉換上有何看法? 而當時我是盡量以重心50%50%的方式在滑的,所以有效edging都是盡量以50%50%在操控轉彎。 |
![]() |
![]() |
![]() |
#31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
![]() |
![]() |
![]() |
#32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
![]() |
![]() |
![]() |
#33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
![]() |
![]() |
![]() |
#34 | |
滑雪瘋7級
註冊日期: 2009-02-07
文章: 3,756
|
![]() 引用:
:) IS Ps. 關於你load與release的問題:你影片裡秀的是一個S-turn,而你在過S-turn的中點時換腳,所以你只有這個時候是release的,其他的時間都在load。 此篇文章於 2010-03-18 01:37 AM 被 taichiskiing 編輯。 原因: 加ps |
|
![]() |
![]() |
![]() |
#35 |
滑雪瘋隕石級
|
![]()
依這幾天的討論。
黑黑黑→帶重 白灰黑→去重 嗯。 去重只是幫助較容易換邊edging,不是嗎? 我在想,您是要問,去重後,就要換做加重來幫助轉彎嗎?:20070217220246: |
![]() |
![]() |
![]() |
#36 | |
滑雪瘋隕石級
|
![]() 引用:
原來再蹲低一點就是cross-through,下次再去滑時,得先把口袋的東西都清空後,再來仔細體會一下。 可以請詳加解釋什麼是load呢?這個是壓邊的意思,加壓於雪板上,就叫做load。 此篇文章於 2010-03-18 08:13 PM 被 norman 編輯。 原因: 剛才看到解釋了。 |
|
![]() |
![]() |
![]() |
#37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
![]() |
![]() |
![]() |
#38 |
滑雪瘋隕石級
|
![]()
不會,還是能溝通核對。
![]() 這幾天的溝通,讓我有不少收獲,至少有些字眼開始搞清楚了。 ![]() 一般人不相信我在講slipping的滑法,也幾乎沒人能搞懂,而看影片很容易把slipping當skidding看,兩者的價值差很多耶。 但幾年前講,是因為我知道練的方法及方向,只是滑雪天數太少,只能慢慢累積天數囉,等我練到再說囉,還好在2008年總算突破slipping的第一瓶口,只是沒像樣的幫拍影片,無法拿來討論。 但很高興這幾天弄清楚一些字眼,這樣有助未來在練習及試驗時,可以少走些歪路,以前就是花了二十幾天在試各種方法來淘汰錯的東西,及三年看了快上千小時的示範片(眼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最後綜合對的方法後,才會有個人的家裏搞笑練習囉。 ![]() 所以這幾天的討論大概讓我定了下次要練的方法,可能的話,就先多花幾天把cross-through練起來後,再想方法如何靈活運用。 ![]() |
![]() |
![]() |
![]() |
#39 | |
滑雪瘋5級
註冊日期: 2010-01-14
文章: 1,102
|
![]() 引用:
有關于重心,假設你開車,轉彎時,左右輪胎會受力相同嗎? 假設你開車, oversteer 轉向過度 understeer 轉向不足 這跟 slipping, skidding 有關聯嗎? 一般西方 cross-through 的定義是重心上下移動很小。依此説法,你需要去掉你的up. 並且會有短暫的後坐,這代表你要蹲低比你想象的多一些。 |
|
![]() |
![]() |
![]() |
#40 | |
滑雪瘋隕石級
|
![]() 引用:
![]() 左右輪胎會受力不一樣。但人體的全身angulaliong的方法可以讓左右腳盡量受力一樣。 轉向過度(甩尾)是skidding。 轉向不足應該是控制不良跟skidding及slipping無關吧?:20070217220246: 轉向足,但沒有過度,這個才是slipping。 嗯,cross-through確實比我想像中還要蹲低一些,那段slipping,在滑時,我已覺得應該蹲蠻低的了。但會不會有短暫的後坐,我不知道,但我覺得應該也不能有短暫的後坐問題,這個要練才能體會,但我確定我的入彎做得還不夠好,也許那短暫的後坐跟我們的見解有點不一樣,這個要想想。:2007021722024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