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大師講的是事實,弱慢兄的兒子現在還未去過滑雪,而且明年才有可能滑三幾天,跟著又要等幾年才去第二次,那時已六歳有多,可能我見識少,滑幾天雪就懂點杖的小孩子,我從末見過。正如弱慢兄說下次可直線下饅頭,跟本冇可能。我們都練了好一段日子,要不停直線下,你自己有冇難度。我就有難度beg 寫:說大人的事好了,請不要胡亂批評小孩子,小孩子進步可以很快的。
Argument
版主: norman
#221 回覆: Argument
#222 回覆: Argument
他的技術和示範都是平平,我們都看得懂,你是初級,所以才覺得他厲害。norman 寫:為何你會這麼認為呢?
Martin的併腿滑已經很厲害了,他的示範很親民,只是真正能看得懂的有幾個?
至於我的方法我只試過用直排輪練,適於直排輪併緊雙腿是沒問題的,至於去年滑雪時還沒練過這動作,但雙腳依然可以相當併起來,這跟另一個動作練習是有關的,就是我說的用上半身去帶動下半身的練習,我在第二天拍時正是這個練習動作,顯然要併好雙腳需要兩種不同的練習,只是新的這個練習我沒試過能不能在雪場上穿著雪板練習,但應該也能練習,不過練習前還要有其他的條件符合才能練習,不然只會倍增練習挫折感而已。
#223 回覆: Argument
天天駕車,駕了幾十年,很多人的技術都不會進歩 幾年都唔駕一次車,只在家打駕車遊戲機,駕車都一定不好。 天天滑進步大小有人在,幾年才滑三兩天有超付常人的進步是沒可能skier888 寫:這是可以理解的,有的人天天滑,但是沒進步,所以沒信心。你是滑很少,但是進步快的懗一跳,所以信心太足。你可以分一點給天天滑不能進步的人壓![]()
#224 回覆: Argument
pku - Thanks a lot for your hep! 
#225 回覆: Argument
我說我的印象的是深綠,最多淺紅坡度。我那天在那邊練了2~3小時,我什會不知道坡陡不陡。taichiskiing 寫:我是說前面你說話時不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你覺得那雙黑我滑不下去,那阿德他們拍的那段,比你那雙黑更難,我也不認為你滑得下來”(post#150)‧在“綠線”上你是“養”不出饅頭的,你是“又”講錯話了,還是無知?
有一種紅綠線的饅頭是刻意先把溝用鏟子挖出來,然後找幾個人一直在那一條上滑小彎,不用半天饅頭就成形了。
所以誰說綠線養不出饅頭,總可以刻意製造饅頭吧?
去滑的人都說那饅頭看起來明明不難,可是滑進去才知道真的很難。
所以不是我無知,而是你忘了這世界上還有一種叫「鏟子」的工具。
就說影片會騙人,你們還不信,我在拍的那饅頭的我的右邊還有滑道是平的,而我在拍的地方連台灣去的教練也不想進去,還叫我離開說很危險,就說我拍的地方溝是凹下去的,你們是認為我沒能力滑這種饅頭,又把那裏當作鬆亂雪,我滑的那饅頭溝是硬的,就差沒變冰饅頭而已,確實是比我在2005年那饅頭還要難,2005年那饅頭因為大太陽的關係,那饅頭還有點軟呢,只是溝的路線短又窄又緊而變較難而已,如剛才說的,這饅頭是半挖半滑出來的。taichiskiing 寫:你說的是這個?
norman饅頭技術進步差別 - YouTube
你摔跤的地方還有饅頭,後面的卻只有滑亂的“亂雪”/"cut-up"(饅頭還沒成形),“姿勢”有進步,但是還不能滑你前面摔跤的坡‧不及格,“你的“進步”是一件很無聊的事”。
你不想承認這個事實就算啦,你可以再仔細看我那2011的片段,我那腳滑到比雪面還低,那不是撞進鬆亂雪,那腳是正在溝底滑走的。
用這段影片比喔?要不要改天我拿著攝影機去拍我那直排輪在側斜坡連續轉彎的樣子,看我的鏡頭會不會撞到斜坡就抖這麼厲害?taichiskiing 寫: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帶著攝影機滑饅頭“鏡頭震得很厲害”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在“雞蛋裡挑骨頭”的說人不好只是標明你自己小知小人的德性。“滑饅頭就跟跑步一樣,你不能承守溝底的反震力你滑饅頭的技術是強不起的”。
Jonny Moseley Dryland training - YouTube
:)
IS

#226 回覆: Argument
這個嘛,我也說我也不確定,但這很難講,因為我在考慮有些東西要不要練,再說嘛,我又不強迫他,他玩得開心就好,而我教的嘛,我也說了,連練的人都不會知道我教了什麼跟滑雪有關的東西,不過一通應百通就是這樣子囉。taichiskiing 寫:
有六歲小孩會,但是不會是你兒子。
這應該幾年內就能證實是你們的信心是對的,還是我的信心是對的囉。taichiskiing 寫:我們都有信心你拍不出來,所以“你是‘自我陶醉’”。
#227 回覆: Argument
謝謝,小孩子的進步是沒道理的,連我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beg 寫:說大人的事好了,請不要胡亂批評小孩子,小孩子進步可以很快的。
不同的小孩,進步的方法及速度也有不一樣。
像我兒子三歲兩個月,我姪子三歲九個月,我兒子剛練直排輪,花了兩個小時才能向前走動,我姪子一個小時就能向前走動,而我姪子聽得懂我要教他及要他練的動作,但目前我兒子滑得比較好,而姪子對有些較難的就較小心不放開,我兒子有點傻大膽,反而在溜的速度快很多,轉彎也很靈活。
但我在想,也許是玩的時間長短有差,或是小朋友的進步能力也有所不同,總之我在一年前所擔心小朋友三歲能不能玩直排輪,就不消而散了,就像有兩歲就上雪場,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小朋友的進步有時大人也不能理解。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3月 15, 2012 10:2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228 回覆: Argument
這個問題就在於,我要帶他出門滑雪前,我先教了他什麼,他學的起來,自然很快就會,他不想學,也沒學起來,自然是不可能會的。pku 寫:太極大師講的是事實,弱慢兄的兒子現在還未去過滑雪,而且明年才有可能滑三幾天,跟著又要等幾年才去第二次,那時已六歳有多,可能我見識少,滑幾天雪就懂點杖的小孩子,我從末見過。正如弱慢兄說下次可直線下饅頭,跟本冇可能。我們都練了好一段日子,要不停直線下,你自己有冇難度。我就有難度
不過我現在是先想辦法讓他不自覺的學會我說的伸展收縮及轉跨併腿轉彎的動作,他要是能在下次出門滑雪前學會這動作,我就很開心啦。
#229 回覆: Argument
我昨天再次拿他的tips1跟2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真厲害,但也發現tips1有新版,有點小吐血,多買的為何不是tips1而是2...pku 寫:他的技術和示範都是平平,我們都看得懂,你是初級,所以才覺得他厲害。

另外我發現他的示範影片不教伸展釋壓/up unweight,直接教收縮釋壓/down unweight的動作,這也是最近我一直在考慮的事,究竟先學伸展釋壓再學收縮釋壓的好,還是直接教收縮釋壓的動作就好,或是這兩種動作哪一種較省力,其實最近我越來越覺得好像直接練收縮釋壓的動作就行了,光靠這動作就能滑全山了。
那問一下,他的徒弟更有體力可以滑更激烈厲害的動作,算不算他厲害?
其實我還蠻推薦你買一套他的書及全套dvd教學來看耶,他連跳台跳饅頭在空中耍動作都有教耶,他也有自己做示範動作,這些在tips2就有教了,而且他教的完全是正確的,可以輕鬆練到。如果我不是真正悟通我的核心技術,我還真難體會呢。
另外他可以在影片都能看得出的明顯較大的bumps做單腳內側腳快速下山轉彎練習,你能辦得到嗎?這動作對併腳很有幫助喔。
對了,他的教學光碟最慢下週就寄到了吧?不知是搭飛機還是坐船,我到時看完了再分享一下心得囉。
#230 回覆: Argument
你會這樣說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是看他進步太快嚇一跳,所以不相信pku 寫:天天駕車,駕了幾十年,很多人的技術都不會進歩 幾年都唔駕一次車,只在家打駕車遊戲機,駕車都一定不好。 天天滑進步大小有人在,幾年才滑三兩天有超付常人的進步是沒可能

#231 回覆: Argument
我只是想快點看他出醜。進步他是有,只是跟他預計差太遠太遠。skier888 寫:你會這樣說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是看他進步太快嚇一跳,所以不相信![]()
#232 回覆: Argument
你講得佢咁厲害便post出來看看,講到自己核心技術這樣厲害便出來滑滑,整天在家得個講字。太極大師到六十幾,唔通等他行走有困難是才跟他鬥,你直排輪這麼厲害,去找些不是柏油路満佈小石有十度八度的斜坡來模仿下off groom 在平路小玻滑有鬼用norman 寫:我昨天再次拿他的tips1跟2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真厲害,但也發現tips1有新版,有點小吐血,多買的為何不是tips1而是2...
另外我發現他的示範影片不教伸展釋壓/up unweight,直接教收縮釋壓/down unweight的動作,這也是最近我一直在考慮的事,究竟先學伸展釋壓再學收縮釋壓的好,還是直接教收縮釋壓的動作就好,或是這兩種動作哪一種較省力,其實最近我越來越覺得好像直接練收縮釋壓的動作就行了,光靠這動作就能滑全山了。
那問一下,他的徒弟更有體力可以滑更激烈厲害的動作,算不算他厲害?
其實我還蠻推薦你買一套他的書及全套dvd教學來看耶,他連跳台跳饅頭在空中耍動作都有教耶,他也有自己做示範動作,這些在tips2就有教了,而且他教的完全是正確的,可以輕鬆練到。如果我不是真正悟通我的核心技術,我還真難體會呢。
另外他可以在影片都能看得出的明顯較大的bumps做單腳內側腳快速下山轉彎練習,你能辦得到嗎?這動作對併腳很有幫助喔。
對了,他的教學光碟最慢下週就寄到了吧?不知是搭飛機還是坐船,我到時看完了再分享一下心得囉。
#233 回覆: Argument
pku 寫:太極大師講的是事實,弱慢兄的兒子現在還未去過滑雪,而且明年才有可能滑三幾天,跟著又要等幾年才去第二次,那時已六歳有多,可能我見識少,滑幾天雪就懂點杖的小孩子,我從末見過。正如弱慢兄說下次可直線下饅頭,跟本冇可能。我們都練了好一段日子,要不停直線下,你自己有冇難度。我就有難度
我不關心他有沒有逓步,我只是說不應拿小孩子說壞話。norman 寫:謝謝,小孩子的進步是沒道理的,連我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不同的小孩,進步的方法及速度也有不一樣。
像我兒子三歲兩個月,我姪子三歲九個月,我兒子剛練直排輪,花了兩個小時才能向前走動,我姪子一個小時就能向前走動,而我姪子聽得懂我要教他及要他練的動作,但目前我兒子滑得比較好,而姪子對有些較難的就較小心不放開,我兒子有點傻大膽,反而在溜的速度快很多,轉彎也很靈活。
但我在想,也許是玩的時間長短有差,或是小朋友的進步能力也有所不同,總之我在一年前所擔心小朋友三歲能不能玩直排輪,就不消而散了,就像有兩歲就上雪場,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小朋友的進步有時大人也不能理解。
#234 回覆: Argument
能出來滑,早就出來拍了。pku 寫:你講得佢咁厲害便post出來看看,講到自己核心技術這樣厲害便出來滑滑,整天在家得個講字。太極大師到六十幾,唔通等他行走有困難是才跟他鬥,你直排輪這麼厲害,去找些不是柏油路満佈小石有十度八度的斜坡來模仿下off groom 在平路小玻滑有鬼用
直排輪跟雪板是有差別的,但問題是在你能不能利用其中的共通性。
找佈滿小石子斜坡來溜直排輪,這技術是跟滑雪是無關的。
我指的鬥不是這樣子鬥的,而是以最佳狀況來比,例如四年後,我去滑時拍下來的動作就跟去年拍的影片比,這樣才有意思,當然,如果當下更厲害,自然跟當下比較囉,這樣也比較客觀些,不是嗎?
#236 回覆: Argument
引用:beg 寫:我不關心他有沒有逓步,我只是說不應拿小孩子說壞話。
作者: taichiskiing
回覆: Argument
有六歲小孩會,但是不會是你兒子。
我們都有信心你拍不出來,所以“你是‘自我陶醉’”。
說大人的事好了,請不要胡亂批評小孩子,小孩子進步可以很快的。
太極大師沒有胡亂批評小孩子,也沒有說小孩子壞話,
#237 回覆: Argument
咁滑雪不用一齊比賽,大家拿段片出末看看,看誰滑得好便行。比賽就是盡可能在一滑的環境大家同時進行。找到一處又好雪,連饅頭都見不到,話自己能一口氣滑下來,便說什麼進步神速,那段玻不到二百公尺,而你平盡失,彎與彎一點連也沒有,你也取認滑得好,norman 寫:能出來滑,早就出來拍了。
直排輪跟雪板是有差別的,但問題是在你能不能利用其中的共通性。
找佈滿小石子斜坡來溜直排輪,這技術是跟滑雪是無關的。
我指的鬥不是這樣子鬥的,而是以最佳狀況來比,例如四年後,我去滑時拍下來的動作就跟去年拍的影片比,這樣才有意思,當然,如果當下更厲害,自然跟當下比較囉,這樣也比較客觀些,不是嗎?
太極大師滑饅頭雖然不算快,姿勢也不漂亮,但他挑的線路非常巧妙,非中級著能及,而且也相當穩,你的功力只能在壓平而又倒又好雪的雪道滑得像樣,其它地形一點像樣也沒有。幾年後又找些好雪平坡再拍一段,又可大吹大檑。
還有你說你那段所謂饅頭,其實一路都見你的腳,如果饅頭真是大,雪板滑入溝內便應見不到腳。你的腳一路都清楚可見,那饅頭之小可想而知,
最公道便是一起鬥,但你明知自己沒速度,一定輸給太極大師,便推三推四。
#238 回覆: Argument
作者: taichiskiing 寫:
有六歲小孩會,但是不會是你兒子。
我們都有信心你拍不出來,所以“你是‘自我陶醉’”。[/COLOR]
beg 寫:說大人的事好了,請不要胡亂批評小孩子,小孩子進步可以很快的。
我也沒覺得他胡亂批評小孩子,他說的是常識。但事總是絕無一定的,誰知是不是萬中無一呢?pku 寫:太極大師沒有胡亂批評小孩子,也沒有說小孩子壞話,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3月 15, 2012 3:22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239 回覆: Argument
不用謝、父毋覺得自己孩子聰明是正常反應、所以扁低人家孩子並不適當、但請面對現實、天オ不是很多、進歩是要勤練的、我情願我子平庸、因天オ大多孤獨、像你吹牛吹到飛天就只能ー人滑雪了。norman 寫:所以我說謝謝。![]()
最後由 beg 於 週四 3月 15, 2012 3:34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240 回覆: Argument
我沒說太極滑得不好,我只說他在吸收減震的功力有問題。pku 寫:咁滑雪不用一齊比賽,大家拿段片出末看看,看誰滑得好便行。比賽就是盡可能在一滑的環境大家同時進行。找到一處又好雪,連饅頭都見不到,話自己能一口氣滑下來,便說什麼進步神速,那段玻不到二百公尺,而你平盡失,彎與彎一點連也沒有,你也取認滑得好,
太極大師滑饅頭雖然不算快,姿勢也不漂亮,但他挑的線路非常巧妙,非中級著能及,而且也相當穩,你的功力只能在壓平而又倒又好雪的雪道滑得像樣,其它地形一點像樣也沒有。幾年後又找些好雪平坡再拍一段,又可大吹大檑。
還有你說你那段所謂饅頭,其實一路都見你的腳,如果饅頭真是大,雪板滑入溝內便應見不到腳。你的腳一路都清楚可見,那饅頭之小可想而知,
最公道便是一起鬥,但你明知自己沒速度,一定輸給太極大師,便推三推四。
我去剪一張來看看,然後請你自己沿路找下去,可以看得出來我的腳在饅頭溝內,下面這張的位置,你不會以為我的腳在鬆亂雪內吧?那擋到我的腳的可是硬饅頭凸頂喔,不是軟趴趴的鬆雪饅頭。
我的滑線之所以會有些噴雪是因為在一小時前下了一點毛毛雪,所以上面才會有一些雪粉。

另外我順便應太極去拍剪下段,你可以看看我在拍時,鏡頭有沒有震晃的感覺,連在滑走時都震這麼厲害了,去撞左側坡應該震得更厲害吧?就是拍腳滑走畫面,畫面都沒震兩下。
我第一次開始用這坡練時,那個撞上斜坡的動作才會晃得厲害,那時我不會吸收減震,一撞腳就開還會失去平衡呢。
希望你有功力看得懂下面這影片囉。如果不是攝影機的減震效果太好,就是我確實有做出吸收減震的動作,連坡中夾腳的碎石雜草我照樣可以無視。當然,如果有會直排輪的朋友,可以自己手拿攝影機試拍看看。
我剛拍下面這個的第一段第一個彎就沒完全減震成功,所以畫面明顯輕輕震了一下,我就不拿出來給大家看了。
吸收減震 - YouTube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四 3月 15, 2012 3:47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