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縮釋壓的動作
版主: norman
#3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釋壓」(release)指的是大迴轉時換鋼邊的方法,饅頭滑法根本不用換鋼邊,不要亂用名詞。
#4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是一樣旳呀,滑饅頭也是要換鋼邊跟釋壓的,有誰說不用呀?lelo 寫:「釋壓」(release)指的是大迴轉時換鋼邊的方法,饅頭滑法根本不用換鋼邊,不要亂用名詞。

問題是,釋壓就是釋壓,就是不用換鋼邊,只要做了釋壓的動作,就是釋壓呀。
#5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釋壓直譯便是 release pressure ,壓力制度便是加壓跟釋壓,而滑饅頭時壓力變化那麼大,怎能不用釋壓lelo 寫:「釋壓」(release)指的是大迴轉時換鋼邊的方法,饅頭滑法根本不用換鋼邊,不要亂用名詞。
你可能感覺 Norman 滑得不怎様,但他對滑雪研究是不錯。
#6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滑饅頭時的壓力是饅頭施加在滑雪者腳部,不是滑雪者釋放或增加的。pku 寫:釋壓直譯便是 release pressure ,壓力制度便是加壓跟釋壓,而滑饅頭時壓力變化那麼大,怎能不用釋壓
#7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就你說的,當滑饅頭時的壓力是饅頭施加在滑雪者腳部時(突然增加二十公斤推力),滑雪者在這個時候要做什麼動作?我記得你的解釋是把雙腳放鬆,自然縮回來(盡量減掉二十公斤推力),這個動作算不算釋壓?lelo 寫:滑饅頭時的壓力是饅頭施加在滑雪者腳部,不是滑雪者釋放或增加的。
#8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應該說 「諾曼式高抬腳跑法」像 這段影片才對! 怎麼能說世界級的選手 *像* 弱慢大師呢?


norman 寫:剛才我看到了這段影片,這段影片拍的很好,整個側身在大小溝所呈現的收縮動作,很清楚,像不像我最近提的家裏「諾曼式高抬腳跑法」?
https://youtu.be/ZP5Vw2Apc28
#9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說得也對。snowrider 寫:應該說 「諾曼式高抬腳跑法」像 這段影片才對! 怎麼能說世界級的選手 *像* 弱慢大師呢?
![]()

只是我的本意是外觀的動作像不像,一個是滑雪的動作,一個是跑步的動作而已,代表我創的這個動作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可惜我拍這片時,不知為什麼腿很累,抬不太起來,所以做得還不夠標準。

#10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不做任何動作,就是放鬆。norman 寫:就你說的,當滑饅頭時的壓力是饅頭施加在滑雪者腳部時(突然增加二十公斤推力),滑雪者在這個時候要做什麼動作?
不是縮回來,是被頂上去。在過饅頭時,施加在腳部的壓力最大,所以腳被壓縮;過了饅頭後,施加在腳部的壓力消失,所以腳伸回去。我記得你的解釋是把雙腳放鬆,自然縮回來(盡量減掉二十公斤推力),這個動作算不算釋壓?
想像一下汽車底下的避震器,這個避震器也沒裝什麼動力來源,除非你雙腿的馬力比汽車還大。
#11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其實放鬆才是最不放鬆的,還是主動把腳拉起來才是最輕鬆的,只是剛才開練時會比較用太多的力氣,會比較容易累,要熟練後,就能放輕鬆做了。lelo 寫:不做任何動作,就是放鬆。
不是縮回來,是被頂上去。在過饅頭時,施加在腳部的壓力最大,所以腳被壓縮;過了饅頭後,施加在腳部的壓力消失,所以腳伸回去。
想像一下汽車底下的避震器,這個避震器也沒裝什麼動力來源,除非你雙腿的馬力比汽車還大。
至於用避震器來舉例,其實是不合適的,你拿一個彈簧在手上,你用十公斤的力量壓它,它就承受十公斤的壓力,彈簧會被壓縮,且十公斤的壓力依在,當你把壓力拿開,彈簧就會釋放壓力恢復原狀,如果壓力過大,彈簧還是會變形恢復不了的。
所以你用手指在壓住彈簧,你的手跟彈簧都會感受到壓力,只是一個是施壓,一個是受壓,這時誰在釋壓?應該沒有吧?有也是彈簧在釋壓,只是釋壓推不回去而已。當你把手指放開時,是誰在釋壓?彈簧有彈性,所以是主動釋壓,手指是你自己放開的,所以也是主動釋壓。
如果你說手指放鬆,那你拿起彈簧時,其實是兩者都不受壓,不會有變化,所以你說腳放鬆,其實推回是有限的,如果不主動收腿,整個人一定會被推上來,也就是小饅頭還不會有太大問題,到中饅頭以上,你的放鬆被推回就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被推回時,身體的平衡不會自動修正,最後為了不讓自己失去平衡摔倒,身體就會不自覺用力抵制,然後很快就腿酸累了。
所以用彈簧來比喻是不適合的,會出現盲點。

所以釋壓一定是要主動把壓力放掉,或是由阻力慢慢將壓力減弱。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六 11月 14, 2015 8:4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12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lelo 寫:滑饅頭時的壓力是饅頭施加在滑雪者腳部,不是滑雪者釋放或增加的。
他就是說當壓力增加,如何釋壓,跟著說去饅頭,說是最好的地形來説明
Ski Tips With Josh Foster – Retract Your Landing Gear - YouTube
最後由 pku 於 週六 11月 14, 2015 10:09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13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我剛才去練習二十分鐘左右的直排輪,好久沒練,想不到自然又進步了,所以到滑雪前我應該不會去練直排輪了。norman 寫:其實放鬆才是最不放鬆的,還是主動把腳拉起來才是最輕鬆的,只是剛才開練時會比較用太多的力氣,會比較容易累,要熟練後,就能放輕鬆做了。
至於用避震器來舉例,其實是不合適的,你拿一個彈簧在手上,你用十公斤的力量壓它,它就承受十公斤的壓力,彈簧會被壓縮,且十公斤的壓力依在,當你把壓力拿開,彈簧就會釋放壓力恢復原狀,如果壓力過大,彈簧還是會變形恢復不了的。
所以你用手指在壓住彈簧,你的手跟彈簧都會感受到壓力,只是一個是施壓,一個是受壓,這時誰在釋壓?應該沒有吧?有也是彈簧在釋壓,只是釋壓推不回去而已。當你把手指放開時,是誰在釋壓?彈簧有彈性,所以是主動釋壓,手指是你自己放開的,所以也是主動釋壓。
如果你說手指放鬆,那你拿起彈簧時,其實是兩者都不受壓,不會有變化,所以你說腳放鬆,其實推回是有限的,如果不主動收腿,整個人一定會被推上來,也就是小饅頭還不會有太大問題,到中饅頭以上,你的放鬆被推回就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被推回時,身體的平衡不會自動修正,最後為了不讓自己失去平衡摔倒,身體就會不自覺用力抵制,然後很快就腿酸累了。
所以用彈簧來比喻是不適合的,會出現盲點。
所以釋壓一定是要主動把壓力放掉,或是由阻力慢慢將壓力減弱。
剛才在練習時我想了一些問題,針對我那個諾曼式高抬腳的跑步是有效的,還有另兩個特別的協調動作應該也是有加分的效果,所以自然就進步了,本來要練的直排輪動作,左腳還不順,想不到今天一溜就已經順了,實在是意外之喜。
同時想了一下這個釋壓的問題。
其實當人站立時,就已經不是放鬆的狀態了,放鬆就只能躺下來,才有辦法肌肉放鬆,站立時,肌肉是緊縮的,所以站久了一定會累會酸。而即然肌肉是持續出力當中,在遇到饅頭撞擊時,肌肉是不可能放軟的,放軟一定會摔倒,會直接趴了,而腿即然不做自動縮回的動作,一定是跟饅頭硬碰硬,誰的力量大,誰就會退縮回去,但這個退縮不是因為自己放鬆,而是因為力量比不過,被震回來而已。
再者,站在原地把肌肉放軟好了,一定是蹲下來,絕對不可能身體保持在空中腳縮回來,那就說有適度的慢慢放鬆也可以,其實這就是蹲下來的動作,想想看,蹲下來,重心往地心引力移動,饅頭是往上升迎面而來,兩者相加,對碰速度增加,在中小饅頭還來的及抵消一點點,遇到大饅頭大概只有被撞飛的可能性吧?
所以被動收縮是不好的,也是沒必要練習的,因為練習還是錯的。主動收縮才是值得也不浪費時間又是最有效益的練習。
另外之前我也有提到正確的傾也可以減輕避開反震力,主動收縮加上正確傾,饅頭技術想不厲害也不行的。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六 11月 14, 2015 11:4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14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我用 google 的字幕來看,完全找不到你說的這幾句話。pku 寫:他就是說當壓力增加,如何釋壓,跟著說去饅頭,說是最好的地形來説明
Ski Tips With Josh Foster – Retract Your Landing Gear - YouTube
#15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你說說汽車為什麼不用電腦主動避震,在遇到路面突起時,主動把輪胎縮回來。norman 寫: 所以被動收縮是不好的,也是沒必要練習的,因為練習還是錯的。主動收縮才是值得也不浪費時間又是最有效益的練習。
另外之前我也有提到正確的傾也可以減輕避開反震力,主動收縮加上正確傾,饅頭技術想不厲害也不行的。![]()
而還在用彈簧、氣墊跟油壓這類沒動力源的器材避震?
#16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做不到,不然就是成本太高。lelo 寫:你說說汽車為什麼不用電腦主動避震,在遇到路面突起時,主動把輪胎縮回來。
而還在用彈簧、氣墊跟油壓這類沒動力源的器材避震?
首先要能主動收縮,就一定要有感應器去感應路面凹凸,再來就是要有像機械手臂那種升降動作機關,不能用油壓或氣墊式,因為油壓式無法做出忽快忽慢的反應,車速是不可能定速的,路面凹凸也不可能是一樣大小的。氣墊式的功能跟彈簧很像,只不過張縮力是在外面那層橡膠,所以也不能用,所以我說的就等同需要四隻機械手臂及四組動力組,還有四組碰撞感應器…等,這樣你就能想像成本將會有多高?所以彈簧式避震器是最簡單也是最省錢的,我想,應該沒人會想要造出那種開起來完全沒有感覺的車子吧?
你看看我在白馬拍的影片,一點都感覺不出我有在碰撞饅頭,鏡頭幾乎沒有起伏震動,自主收縮滑起來就是這樣的感覺。當然,要是速度太快,超過我的動作反應力或是凹凸高低差太多,還是會有碰撞感覺的。
#17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你不貼出來,我是找不到的。norman 寫: 你看看我在白馬拍的影片,一點都感覺不出我有在碰撞饅頭,鏡頭幾乎沒有起伏震動,自主收縮滑起來就是這樣的感覺。當然,要是速度太快,超過我的動作反應力或是凹凸高低差太多,還是會有碰撞感覺的。
#18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就這段呀,你不覺得鏡頭的晃動幅度很小,導致看的人都不相信我真的有去撞溝底,只有真正滑過日式直線饅頭,親自直接撞上溝底,就知那反彈力道有多大了。lelo 寫:你不貼出來,我是找不到的。

五龍下直線饅頭 - YouTube
#19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我看了半天,看不到饅頭在哪裏 .....norman 寫:就這段呀,你不覺得鏡頭的晃動幅度很小,導致看的人都不相信我真的有去撞溝底,只有真正滑過日式直線饅頭,親自直接撞上溝底,就知那反彈力道有多大了。![]()
去志賀的八天團還有空位,你真的不要來一趟?
#20 回覆: 收縮釋壓的動作
天氣不好呀,所以我把影片截圖下來,用反黑的方式給你看,我正在滑行的就是照片上那直線饅頭呀。lelo 寫:我看了半天,看不到饅頭在哪裏 .....
去志賀的八天團還有空位,你真的不要來一趟?
你要是不相信,反正這次去北海道滑六天,有看到這種日式直線饅頭,你站在旁邊看我滑下去,不就馬上有直觀的看到了。
坦白講,那次去白馬,連天氣都不幫我,明明眼前饅頭溝那麼深也拍不出來,所以我說那是日式直線饅頭,相信就相信,不相信我也沒辦法了,反正也沒任何損失跟得益。

就說別傻啦,我哪有可能再加一團出門滑雪,這次能去二世谷已經是萬幸了,還是去二世谷再看看,反正你盡量跟上我,自然就有機會看到我滑些困難的地形,最好你也能一起下去,等一下你也沒關係。
你的那直排輪練習可以說是對了一部份,如果能改掉上半身的問題,練習的效果會更好,就說基礎動作就是上半身要跟雪板同方向,這樣你的平衡才會容易保持在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