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1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norman » 週三 4月 07, 2010 7:46 am

lelo 寫:用力要壓在板頭,不是身體壓在外側板就行了!壓板頭是讓雪板更容易 edge,不是指壓彎雪板做 carving。
我什麼時候說了壓彎雪板做carving了?
lelo 寫:你真的能伸能縮,說你講錯了,就馬上縮回這些基本原理 ...
我有提到雪板鋼邊呀,再回頭看下面的文章一下,還提了好幾次耶。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12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22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skier666 » 週三 4月 07, 2010 11:01 am

lelo 寫:
各位看過險峰(steep)吧?早期的極限滑雪者,還是一個彎一個彎的慢慢下山的,到後期,則幾乎是直線往下飆,這可能跟使用更硬更穩定的雪板有關 ...

自己想的,不知有沒有搞錯 ....

參考這影片
http://www.stableroad.com/videos/bofasquawvalley.htm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23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skier666 » 週三 4月 07, 2010 11:08 am

補充一下,這些大師都下得去

jack
文章: 30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4, 2008 6:17 pm

#24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jack » 週三 4月 07, 2010 9:35 pm

skier666 寫:補充一下,這些大師都下得去

:face (47)::face (8)::face (332)::face (330)::face (327):
最後由 jack 於 週三 4月 07, 2010 9:38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25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lelo » 週四 4月 08, 2010 2:00 am

Glen Plake 這部影片在險峰裏有提過,不過他應該算中期了!

我從險峰裏剪了兩段影片,第一段是早期的滑法,第二段是晚期的滑法 ...

YouTube- Steep01.AVI


YouTube- Steep02.AVI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26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skier666 » 週四 4月 08, 2010 1:12 pm

lelo 寫:Glen Plake 這部影片在險峰裏有提過,不過他應該算中期了!

雪板沒變吧

lelo 寫:我從險峰裏剪了兩段影片,第一段是早期的滑法,第二段是晚期的滑法 ...

YouTube- Steep01.AVI

YouTube- Steep02.AVI
地形,地點不同。雪質也不同

這2位都是Squaw的土產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27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lelo » 週四 4月 08, 2010 9:44 pm

skier666 寫:雪板沒變吧
剛剛仔細看了一下影片,確實還是用直板,不過他滑雪的方法還是一個彎一個彎的下去,跟第二段 Ingrid Backstrom 那種直線飆下去的滑法還是有差距 ....

地形,地點不同。雪質也不同
這2位都是Squaw的土產
這個我知道的就不多了!

我另一個看法是壓彎雪板真的是頂累的事,而且雪板硬度也無法隨地形跟速度改變,以後滑雪技術可能會越來越朝不須壓彎雪板的方向演進,而越來越依靠利用雪板的 side cut 來轉彎,當然個人之見啦 ....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28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skier666 » 週四 4月 08, 2010 11:56 pm

lelo 寫:剛剛仔細看了一下影片,確實還是用直板,不過他滑雪的方法還是一個彎一個彎的下去,跟第二段 Ingrid Backstrom 那種直線飆下去的滑法還是有差距 ....
這有滑直綫的吧。

那個彎的滑法叫 pedel hop turn。是影片中人發明的。上課學還要花不少錢。這方法沒退流行。 如果你要下很陡的 Couloir 或是 chute, 必須要用這方法。
lelo 寫: 我另一個看法是壓彎雪板真的是頂累的事,而且雪板硬度也無法隨地形跟速度改變,以後滑雪技術可能會越來越朝不須壓彎雪板的方向演進,而越來越依靠利用雪板的 side cut 來轉彎,當然個人之見啦 ....
第2段大概是在阿拉施加,地形及雪況都不同。你的觀察沒錯,但是我覺得是拿蘋果比香蕉。
lelo 寫: 我另一個看法是壓彎雪板真的是頂累的事,而且雪板硬度也無法隨地形跟速度改變,以後滑雪技術可能會越來越朝不須壓彎雪板的方向演進,而越來越依靠利用雪板的 side cut 來轉彎,當然個人之見啦 ....
這些人滑的板子絕對跟你想象的不同。很多都沒有side cut,並且是比寬的。我們這裡滑野雪,90 以下的腰身會有自卑感。

我目的並不是要否定什麽。你說的很多是對的,但是我不同意在那情況的下的結論。
最後由 skier666 於 週五 4月 09, 2010 12:0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jack
文章: 30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04, 2008 6:17 pm

#29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jack » 週五 4月 09, 2010 6:45 am

幫幫忙!!!

真是在打屁。。。有點象小學生在討論諾貝爾獎得主的論文了。行嗎?。。:face (50):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30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skier666 » 週五 4月 09, 2010 7:51 am

大學生為什麽來幼稚園閙:face (46):

lelo
文章: 6011
註冊時間: 週三 10月 08, 2008 10:07 pm

#31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lelo » 週五 4月 09, 2010 9:08 am

不要這麼分 ....
應該說你們是實務派的, 我們是理論派的 ....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32 回覆: 舊、新技術的運用差別

文章 norman » 週五 4月 09, 2010 9:27 am

沒討論,沒辦法增加新知或是來個「靈光一閃」。:face (334):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