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這段,我有這片DVD,預備要帶去給你看的,當作晚上無聊解悶用的。

這算新技術吧?
版主: norman
豚跳有可能,三十度坡直線饅頭,順滑到六個彎已經是奇蹟skier888 寫:你能豚跳,直線饅頭就夠了![]()
那種三十幾度的深溝饅頭,直線 zipper line 下來,要順暢下來,以你的滑雪技術,暢順下六個彎,不可能,不信,返正我會在下面幫你拍正面,到時便知norman 寫:為何是奇蹟?![]()
雖然我覺得應該問題不大,但是我也不知道我直滑下來,拍起來會看起來像什麼樣子,要拍後才知道,只要這次比去年白馬更能應付超過膝蓋以上的深溝,理應是沒問題的,反正這次我就儘量走直線不要再去橫向找溝就對了。pku 寫:那種三十幾度的深溝饅頭,直線 zipper line 下來,要順暢下來,以你的滑雪技術,暢順下六個彎,不可能,不信,返正我會在下面幫你拍正面,到時便知
你每次想想便當可以做到,norman 寫:雖然我覺得應該問題不大,但是我也不知道我直滑下來,拍起來會看起來像什麼樣子,要拍後才知道,只要這次比去年白馬更能應付超過膝蓋以上的深溝,理應是沒問題的,反正這次我就儘量走直線不要再去橫向找溝就對了。
所以雖有自信但也不敢打包票囉。![]()
不是想想,而是根據最後一天下午滑的感覺跟速度,應該是沒問題的,只是就算是走直線,速度是快還是慢而已。pku 寫:你每次想想便當可以做到,
直線 ( zipper line )順暢下來, 應該都會快norman 寫:不是想想,而是根據最後一天下午滑的感覺跟速度,應該是沒問題的,只是就算是走直線,速度是快還是慢而已。![]()
我不確定我感覺中的慢,對你們來講是快還是慢,?也不確定我感覺中的快,對你們來講是快還是慢?跟你一起滑後,討論一下,好有個直觀的分辨。pku 寫:直線 ( zipper line )順暢下來, 應該都會快
norman 寫:我不確定我感覺中的慢,對你們來講是快還是慢,?也不確定我感覺中的快,對你們來講是快還是慢?跟你一起滑後,討論一下,好有個直觀的分辨。
我去借張圖來畫滑線!
如下面這張圖,綠線看起來比較直,但是滑起來的可以慢也可以快,但是再慢也會比黃線跟藍線快。
而紫紅線的速度再慢也不會比綠線慢,但跟綠線最快的比也比不過,要是比得過的話,通常是會越滑越快,最後會變得很難控制。
所以我說我的滑線可以滑那綠線,我要是碰撞反應快就會滑快,反應反就會滑慢,但我不知道我的慢是多慢,沒同等以上的雪友一起滑,我很難理解,通常我也會不好意思問。
在八方有呀,五龍那條黑線斷斷續續的,只有後1/3比較密,但溝也淺多了,還是八方比較過癮。pku 寫:
無論滑那一條線,只要滑得暢順,都會比般滑雪人快很多,不過你晝的那條綠線,不太合理,
你上次五龍的饅頭那有這相片的饅頭密,你兩個彎便收工。在這麼密的饅頭,你想收工也要花很大的氣力
你在八方尾根是閃閃避避地滑,有什麼過癮norman 寫:在八方有呀,五龍那條黑線斷斷續續的,只有後1/3比較密,但溝也淺多了,還是八方比較過癮。
就說我在找深溝拍,才能知道回來還要改進哪裏,所以我是以找深溝為主,不然沒拍我這次回來就沒法改進了,也因為這樣,我這次才多了一個豚跳,只是這個豚跳跟你們說的用板尾彈是不一樣的方式而已。
反正這次一起滑,到時我滑那條綠線給你看,這個綠線滑法就是撞跟刮,立板高刮的深就慢,立板低刮的淺就快。
這次目標是滑紫紅線。
就說控制速度是用吸收的方式就行了,這吸收的方式還有分兩種,不過我都不熟練,還要去滑後加強才知道。
收工就是過饅頭頂刮饅頭背就減速了,就像我說的那綠線,不然橫刮兩個應該也是可以的,不過我滑得太少了,所以超過我能控制的速度,我也沒辦法,所以滑饅頭,我都是控制在我能停下的速度上。
我在珍惜著練不使勁的吸收過饅呀,滑太快,隨便亂滑就白浪費了,所以我滑的不是直線,而是橫的找溝下,下一個算一個,還可順便練碰撞反應,碰撞反應跟不上的話,我就算有技術也沒有用,只能乾瞪眼了,偏偏那幾天就是頭痛到爆,我也沒辦法,所以正在努力養身養腦拉筋,只能求那幾天別再頭痛就好,但我認為應該沒那麼衰,且這次去滑又比上次更省力了,沒理由頭痛了。pku 寫:你在八方尾根是閃閃避避地滑,有什麼過癮
如果有人可以在白馬八方尾根饅頭上滑得很快,而只是隨便亂滑,這人相信已達神級。norman 寫:我在珍惜著練不使勁的吸收過饅呀,滑太快,隨便亂滑就白浪費了,所以我滑的不是直線,而是橫的找溝下,下一個算一個,還可順便練碰撞反應,碰撞反應跟不上的話,我就算有技術也沒有用,只能乾瞪眼了,偏偏那幾天就是頭痛到爆,我也沒辦法,所以正在努力養身養腦拉筋,只能求那幾天別再頭痛就好,但我認為應該沒那麼衰,且這次去滑又比上次更省力了,沒理由頭痛了。![]()
那時我確實沒辦法這樣滑,八方的饅頭真的是我第三次遇到最難的饅頭坡,但這次在野澤把這一年練的都代入進去,還是以熟練為重,只要熟練反應快了,我就懶得再練,就會以好玩為目的隨便滑了,我只擔心野澤饅頭不夠大,不過至少有中饅頭,我就心滿意足了,畢竟像八方那樣的饅頭,在日本其他地方應該也很少見(也可能我滑得不夠多地方少見識),但習慣了,動作反應自然就快了,你說我的手忙腳亂,最多也在前兩天而已,第三天應該是不可能的。pku 寫:如果有人可以在白馬八方尾根饅頭上滑得很快,而只是隨便亂滑,這人相信已達神級。
大師真厲害,八方的深溝饅頭,我滑下去也手忘腳亂。norman 寫:那時我確實沒辦法這樣滑,八方的饅頭真的是我第三次遇到最難的饅頭坡,但這次在野澤把這一年練的都代入進去,還是以熟練為重,只要熟練反應快了,我就懶得再練,就會以好玩為目的隨便滑了,我只擔心野澤饅頭不夠大,不過至少有中饅頭,我就心滿意足了,畢竟像八方那樣的饅頭,在日本其他地方應該也很少見(也可能我滑得不夠多地方少見識),但習慣了,動作反應自然就快了,你說我的手忙腳亂,最多也在前兩天而已,第三天應該是不可能的。
如果能遇到鬆雪就更棒了,剛好檢驗我的技術在鬆雪上是否也能很順暢滑。
八方饅頭,在第一天我也不行,點杖動作跟收縮動作配合不起來,還好我準備了兩套timing方案選擇,到第三天就沒問題了,主要是我在代入我說的拉提收縮/收縮釋壓的動作,主要是要快點把拉提收縮的動作習慣後,我才能知道在深溝上動作是否還有什麼其他問題,這才是我這趟最主要的目的,如果不是頭在痛,第二天就應該能適應了,還好目的有達到了。pku 寫:大師真厲害,八方的深溝饅頭,我滑下去也手忘腳亂。
至於鬆雪,如我跌倒雪板掉了,請幫我找雪板,大師的弱慢神功世間一絕,
大師真厲害,我練了二十年也比不上大師滑三日norman 寫:八方饅頭,在第一天我也不行,點杖動作跟收縮動作配合不起來,還好我準備了兩套timing方案選擇,到第三天就沒問題了,主要是我在代入我說的拉提收縮/收縮釋壓的動作,主要是要快點把拉提收縮的動作習慣後,我才能知道在深溝上動作是否還有什麼其他問題,這才是我這趟最主要的目的,如果不是頭在痛,第二天就應該能適應了,還好目的有達到了。
至於鬆雪我也不知行不行,理論上現在用我說的收縮釋壓的方法滑鬆雪就應該沒問題了,但你真的會跌倒嗎?不是開我玩笑的吧?我不太相信喔。
所以有機會印證新方法使出在鬆雪上滑小彎就更讚了,這樣這次去就更值了。![]()
“一起去滑”跟“一起滑” 確實是“有差別”呢‧不過我們都知道結果,只有你不知道而已,“反應遲頓”;不論是饅頭坡,機壓道,或是粉雪道你都不能跟pku“一起” 滑,你跟不上他的速度和節奏‧所以你“要拍的動作”又多了一項,你跟pku“一起滑”的影片,機會難得,lelo應該可以在黑線或是藍線上幫你們拍照,看你們真正差別有多少‧另外就是,不要生病,不要受傷,更不要錯過了約會,還有11天,我們就「拭目以待」,等你一顯神功了。norman 寫:一起滑之後才知有沒有差別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