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姿站法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21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三 2月 24, 2010 12:00 am

skier666 寫:Unweighting/去重, 是針對全身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而言。這你說過同意我的解釋。


如果 up-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上移,那麽down-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下移



以上這段只有這與unweigh有關。



其他是多餘的,雪杖也是不需要的。

另外縮回雙腳蹲下來 是不同的。





如果你 蹲下來 上半身會一直維持在固定的高度。這個像是 down-unweight。

縮回雙腳是retraction 或是flexion 不是 down-unweight

這些所有的作用不過是 "release"((解除,解化)是針對雪板與地面的關係而言)罷了。

這 [url="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d.php?t=235" [分享]White Pass Turns[/url]也是在練 release. 你看得出差別在那?

你對滑雪一支半解,還老是喜歡辨:face (6):
我剛才去找了一下White Pass Turns的文章,找到了。

我有點看不懂您問的問題,但我想,您要說的應該是「這些所有的作用不過是 "release"((解除,解化)是針對雪板與地面的關係而言)罷了。」這句話吧?

這個我同意,但講得這麼簡單,問題是,有很多種方式都可以做到release,因為動作細微的差異性不同,就是一種風格了。

但坦白講,我看不出文章所說的差異不同在哪裏,因為沒有明顯技巧使用方法,如用幽靈滑法,或是up-unweight,還是用down-unweigt...哪種方式來練,都會有不同的結果跟差異性,實在不能講,所有的作用只是為了release,在我的方法又多加了平衡要求要素,沒平衡,就算有release也沒用,因為還是滑不好囉,您是在問我對這個的看法嗎?

不然我們應該又在雞同鴨講了...:bernardbear (29):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122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skier666 » 週三 2月 24, 2010 12:03 am

norman 寫:
這個連結是錯誤的,我打不開。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d.php?t=235

norman 寫:
與其說我一知半解,不如說我自研只好自己講自己認為的事,所以跟通用的講可能會有些誤差囉。就像各類系統,有些用詞也是會有不一樣及作用可能也不一樣,這也可能造成雞同鴨講的,不是嗎?
那就不要這麽會辨,又愛說別人不懂。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123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skier666 » 週三 2月 24, 2010 12:04 am

norman 寫:
這個我同意,但講得這麼簡單,問題是,有很多種方式都可以做到release,因為動作細微的差異性不同,就是一種風格了。
這有特定情況,有獨特的功能。你想想吧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124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skier666 » 週三 2月 24, 2010 12:20 am

norman 寫:

您確定down-unweight是用蹲下來的方式做,而不是縮回雙腳?我也有點迷糊,在我所想的,兩者方式在用法是有差異,但又可說一樣,這點我們再討論好了,搞清楚這兩者做法在什麼位置及什麼差異。

如果你的 Unweighting/去重, 是針對全身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而言。那麽上面說的就合理,無可爭辯。如果你去問外國人,在你的說法,與我的説法之間。我肯定他們會同意我的。蹲下來上身會往下移,正好與up -unwight 相反
norman 寫:我只是說以太極兄那說法,這豈不是也是半制動嗎?
也許他有出現V但是最大的差別在於她的雪板是外沿踫地(以經由completion 到initiation)。所以不是半制動。
norman 寫: 是明顯的PMTS滑法,但我不太懂,裏面現在這一位所使用的是第一階就能去比賽滑得這麼猛了嗎?就我所知,另一位caver兄他研究了三年,我也沒看過他能滑得這麼猛這麼厲害耶。
太極拳要學招數,一月可以學完,但是要打得好,需要很常時間吧。道理是相同的。 這個動作看似簡單,是因爲你對滑雪認識有限。你要知道,並不是你做了什麽動作,困難的地方是在于只作需要的動作,排除不需要的動作。


這個動作是PMTS提倡的,但不是 PMTS 專有的.好幾本書都拿這招當基礎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125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skier666 » 週三 2月 24, 2010 12:27 am

norman 寫: 但坦白講,我看不出文章所說的差異不同在哪裏,因為沒有明顯技巧使用方法,如用幽靈滑法,或是up-unweight,還是用down-unweigt...哪種方式來練,都會有不同的結果跟差異性,實在不能講,所有的作用只是為了release,在我的方法又多加了平衡要求要素,沒平衡,就算有release也沒用,因為還是滑不好囉,您是在問我對這個的看法嗎?

不然我們應該又在雞同鴨講了...:bernardbear (29):
所以你不要動不動就說你的方法怎樣又怎樣的,因爲你懂的太少了,連自己在說什麽都分不清楚。

你有2支腿,沒錯吧?release 2支腿都要吧,有3种組合,你這麽懂,因該知道是那3种吧?
norman 寫: 在我的方法又多加了平衡要求要素,沒平衡,就算有release也沒用,因為還是滑不好囉,您是在問我對這個的看法嗎?
別人能夠單腳滑,算沒平衡:face (46): 你的問題是你由不懂中把東西亂混在一起都不知道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26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三 2月 24, 2010 6:24 am

skier666 寫:這有特定情況,有獨特的功能。你想想吧
您不講,我不知道...:wawavillage (29):

方便講一下嗎?:laf (13):

不然我又亂猜,對不對?:bernardbear (29):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27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三 2月 24, 2010 6:26 am

skier666 寫:所以你不要動不動就說你的方法怎樣又怎樣的,因爲你懂的太少了,連自己在說什麽都分不清楚。

你有2支腿,沒錯吧?release 2支腿都要吧,有3种組合,你這麽懂,因該知道是那3种吧?



別人能夠單腳滑,算沒平衡:face (46): 你的問題是你由不懂中把東西亂混在一起都不知道
我想到的不止三種耶。如果是講您提的三種,我想,一般人最容易想到的三種,就是單腳右腳或左腳及雙腳。但我想的問題更複雜很多了。:face (353):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28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三 2月 24, 2010 9:25 pm

norman 寫:好吧,我只是想嚐試做下面這段影片的動作,顯然我還差得很遠。:face (334):

Default_0.flv video by normankiss - Photobucket
那是用沿/edging的小轉,也可以算是刻滑了,但是注意他換沿的時候板尾是平板,像是我的平板刻滑,所以也不是純粹的刻滑‧我所說的小轉比他滑的短多了。
謝謝啦,看我兩年沒滑雪會不會退步囉,但我有預感會更進步的。:laf (13)::sea (17):
想來也是,不然你半年來的爭論白爭了。

Have a good one, :)
IS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29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三 2月 24, 2010 9:40 pm

norman 寫:我想到的不止三種耶。如果是講您提的三種,我想,一般人最容易想到的三種,就是單腳右腳或左腳及雙腳。但我想的問題更複雜很多了。:face (353):
想像不出還有那種,自我複雜?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30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一 3月 01, 2010 11:46 am

taichiskiing 寫:
想來也是,不然你半年來的爭論白爭了。

Have a good one, :)
IS
嚴格來講,這次滑雪沒進步,反而又試了兩種小試驗,增加了一點自己的經驗。:fm (36):

這次把黑線滑得像綠線,實在不好意思,拍的人技術有待加強,但還是感謝他幫我拍,沒他幫拍,大家就沒影片欣賞了。:face (330):

看來只滑三天,要進步是有點困難就是了,除非有個人跟我一樣一起拼命練技術及拍片,應該會不錯吧?

雪板太軟會影響速度吧?這實在是我不能控制的事,看來短期間,我只能租雪板來玩玩囉。:face (343):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31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一 3月 01, 2010 11:32 pm

norman 寫:嚴格來講,這次滑雪沒進步,反而又試了兩種小試驗,增加了一點自己的經驗。:fm (36):
兩年沒滑還沒有退步,不錯‧所謂"mileage counts",經驗就是怎樣長的。
這次把黑線滑得像綠線,實在不好意思,拍的人技術有待加強,但還是感謝他幫我拍,沒他幫拍,大家就沒影片欣賞了。:face (330):

看來只滑三天,要進步是有點困難就是了,除非有個人跟我一樣一起拼命練技術及拍片,應該會不錯吧?
一般拍滑雪照是由下往上拍,所以坡面的不平、坡的陡度及滑雪的速度都是很難看的出真像的,滑的好壞應該是從背景及滑雪人的動作來橫量的‧你在紅線上就比在黑線上滑的好,沒有park and ride,黑線上還有一點遲疑。
雪板太軟會影響速度吧?這實在是我不能控制的事,看來短期間,我只能租雪板來玩玩囉。:face (343):
看你滑的雪地我不認為你租的雪板會太軟,而真正的racing skis對一般娛樂性的滑雪人來說是太硬了,而用太硬的雪板你還不一定能滑的那麼“爽”‧至於你是租還是買雪板,要是你一年不滑過五天的話,租比買要實際也便宜:一,你不需要帶上下飛機,二,租金看起來貴,但是總比買來不用便宜,三,要是形狀、功能、尺寸等等不合你的滑法的話,還可以換,四,你要是肯化錢的話,“demo”,你總是用最新式的裝備,同時也可以尋找自己喜歡用的雪板。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32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二 3月 02, 2010 12:48 am

taichiskiing 寫:兩年沒滑還沒有退步,不錯‧所謂"mileage counts",經驗就是怎樣長的。



一般拍滑雪照是由下往上拍,所以坡面的不平、坡的陡度及滑雪的速度都是很難看的出真像的,滑的好壞應該是從背景及滑雪人的動作來橫量的‧你在紅線上就比在黑線上滑的好,沒有park and ride,黑線上還有一點遲疑。
我也提過了,我的方式只要我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就算不滑好幾年都不會退步了,這才是我的心法最大的好處之一,只要進步就不會退步。:face (341):

那個黑線只拍到後半段而已,事實上,我本來是想做中小彎下來,中途改成刻轉下來,只是雪質太硬,滑出來的又不夠圓,所以只好以side cut的弧度來自然控制了。但我只是主要用意是,至少我在黑線上是沒有問題的,可以直接就這麼下來了。:face (334):

因為第一天太熱變軟雪,第二天晚上降到負七度以上,所以早上第一趟雪質非常硬。小冰礫都很硬,這第三天我就一直在聽到救護車到處跑的聲音...:fm (35):

taichiskiing 寫:看你滑的雪地我不認為你租的雪板會太軟,而真正的racing skis對一般娛樂性的滑雪人來說是太硬了,而用太硬的雪板你還不一定能滑的那麼“爽”‧至於你是租還是買雪板,要是你一年不滑過五天的話,租比買要實際也便宜:一,你不需要帶上下飛機,二,租金看起來貴,但是總比買來不用便宜,三,要是形狀、功能、尺寸等等不合你的滑法的話,還可以換,四,你要是肯化錢的話,“demo”,你總是用最新式的裝備,同時也可以尋找自己喜歡用的雪板。

:)
IS
說的是,但留壽都只有一種規格,想多花錢升級是沒有的。我覺得這次租的雪板的硬度比我原來在用的還要軟蠻多的,比2008年租的那副也軟很多,2008年那副我就有中意,硬度足,滑起來真的比這次租來的這副還爽快,操控上確定也輕易了不少,自然也會更輕鬆一些。果然一副稱手的雪板真的很重要。

我的技術本來就是針對硬雪板開發的,所以沒有這問題。所以這次看了自己的影片,把紅黑線滑得跟在綠線差不多,我只能從雪板上想了,因為這次的雪板在我劃圓滑時,會漂浮,這看其中有一兩段的影片就知道,噴出來的小雪量是斷斷續續的,這點就讓我得更加小心易易控制才不會一下就用力過大,如果雪板硬度夠,就能切得進這種硬雪了,在穩定度上也會很有幫助。這是我這次去滑雪租裝備使用後的感想。:face (341):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133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skier666 » 週二 3月 02, 2010 12:11 pm

你的技術是專對skidding 開發的,所以你喜歡硬的板子。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34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二 3月 02, 2010 2:22 pm

skier666 寫:你的技術是專對skidding 開發的,所以你喜歡硬的板子。
真是一針見雪的說法,整段話是沒錯啦。 :o nion (41):

不過我就好奇想問一下了,一般人或是技術較高的人,不喜歡硬板嗎?:20070217220246:

我覺得較硬的雪板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速度,不然像我把紅黑線滑得像在滑綠線一樣,好像也怪怪的,而且我覺得用的攝影機鏡頭不夠長,也許應該要拉長到八百公尺的距離左右,然後先直衝個一兩百公尺再做動作,可能拍起來會比較有動感一點?只是自己在想的。

有件事我不是很確定,在這裏也提一下,我在看那down hill比賽,我記得裏面用的最強的不是純刻,而是如何使純刻附上強穩的skidding,這種技術好像有另一個專有名詞,您有聽說過嗎?我只能用「強控」來形容我說的這種方式而已,感覺好像怪怪的。

您對這些有什麼見解呢?:face (353):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135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skier666 » 週二 3月 02, 2010 4:13 pm

norman 寫: 不過我就好奇想問一下了,一般人或是技術較高的人,不喜歡硬板嗎
這個我以前解釋過了
norman 寫: 我覺得較硬的雪板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速度,不然像我把紅黑線滑得像在滑綠線一樣,好像也怪怪的,而且我覺得用的攝影機鏡頭不夠長,也許應該要拉長到八百公尺的距離左右,然後先直衝個一兩百公尺再做動作,可能拍起來會比較有動感一點?只是自己在想的。
你的技術比較高深講究,所以有這些區分。你的問題是我們凡夫俗子沒有的。我比較遲鈍,不必直衝個一兩百公尺。紅黑綫對我的差別也沒你那麽大
norman 寫: 有件事我不是很確定,在這裏也提一下,我在看那down hill比賽,我記得裏面用的最強的不是純刻,而是如何使純刻附上強穩的skidding,這種技術好像有另一個專有名詞,您有聽說過嗎?我只能用「強控」來形容我說的這種方式而已,感覺好像怪怪的。

您對這些有什麼見解呢?
stivot?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36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二 3月 02, 2010 11:53 pm

skier666 寫:這個我以前解釋過了
不好意思,忘了...:fm (36):
skier666 寫:stivot?
嗯,我記得這個字,之前我有想過,及提過,有看過這個字的相關資料,當時我是覺得我的方法比較像這個字,但說了也沒人這麼認為囉,所以我也不知道耶,等我的功力隨著滑雪天數再累積個十幾天看看囉。畢竟我覺得這個方法照我的家裏練習,很容易就達到了基本要求,滑雪天數及哩程數只能靠個人累積,這個是無法取巧的。

對了,請問一下,您對這個字有什麼特別見解嗎?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666
文章: 1102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4, 2010 12:34 pm

#137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skier666 » 週三 3月 03, 2010 12:06 am

norman 寫:不好意思,忘了...:fm (36):



嗯,我記得這個字,之前我有想過,及提過,有看過這個字的相關資料,當時我是覺得我的方法比較像這個字,但說了也沒人這麼認為囉,所以我也不知道耶,等我的功力隨著滑雪天數再累積個十幾天看看囉。畢竟我覺得這個方法照我的家裏練習,很容易就達到了基本要求,滑雪天數及哩程數只能靠個人累積,這個是無法取巧的。

對了,請問一下,您對這個字有什麼特別見解嗎?
norman 寫: 純刻附上強穩的skidding
我想你並沒搞清楚。他的純刻與強穩的skidding是在不同階執行的。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38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三 3月 03, 2010 12:09 am

norman 寫:我也提過了,我的方式只要我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就算不滑好幾年都不會退步了,這才是我的心法最大的好處之一,只要進步就不會退步。:face (341):
沒有退步,但是也沒有進步,你還是只有一種滑法,半刻滑;那是說你刻滑的樣子有了,但是功力不夠純,所以轉到最後你還是要skid才能繼續下一個轉彎,有時還有1-2腳步來轉,有待改進。
那個黑線只拍到後半段而已,事實上,我本來是想做中小彎下來,中途改成刻轉下來,只是雪質太硬,滑出來的又不夠圓,所以只好以side cut的弧度來自然控制了。但我只是主要用意是,至少我在黑線上是沒有問題的,可以直接就這麼下來了。:face (334):
雪質太硬是你的借口,你滑的路線上沒有冰面/ice patches‧你黑線上的遲疑是因為黑線比較陡,而黑線上的中小彎是很快的‧在紅線上,第一段刻滑不成變成skidded parallel turns;第二段刻滑還可以,但是“倒”/tipping的不夠利落,所以還是有點skidding;第三第四段skidded parallel turn滑的不錯,很流利,第四段滑的最好,但是你的雪杖是拖在地上,精神不夠/好。
因為第一天太熱變軟雪,第二天晚上降到負七度以上,所以早上第一趟雪質非常硬。小冰礫都很硬,這第三天我就一直在聽到救護車到處跑的聲音...:fm (35):
一般雪場冬、春天晚上的溫度都會降到冰點以下,所以早上的雪質都比較硬,要等到太陽出來後才會被曬軟化,而要是大太陽曬太久,雪又太軟/slushy,所以大部份春天滑雪(spring skiing)是看/跟著太陽走的—早上跟著太陽滑,下午就要找陰影滑了。
說的是,但留壽都只有一種規格,想多花錢升級是沒有的。我覺得這次租的雪板的硬度比我原來在用的還要軟蠻多的,比2008年租的那副也軟很多,2008年那副我就有中意,硬度足,滑起來真的比這次租來的這副還爽快,操控上確定也輕易了不少,自然也會更輕鬆一些。果然一副稱手的雪板真的很重要。

我的技術本來就是針對硬雪板開發的,所以沒有這問題。所以這次看了自己的影片,把紅黑線滑得跟在綠線差不多,我只能從雪板上想了,因為這次的雪板在我劃圓滑時,會漂浮,這看其中有一兩段的影片就知道,噴出來的小雪量是斷斷續續的,這點就讓我得更加小心易易控制才不會一下就用力過大,如果雪板硬度夠,就能切得進這種硬雪了,在穩定度上也會很有幫助。這是我這次去滑雪租裝備使用後的感想。:face (341):
只能說你技術不夠純孰了‧你租的雪板Salomon Xwing是Salomon's top-of-line all-mountain carver/carving skis,應該是最適合你所滑的地形‧而你所說的“噴出來的小雪量是斷斷續續的”是因為你edging/壓邊的力量不一致的關係‧我用的雪板是Salomon Foil@166cm,Foil跟Xwing是同樣的結構/construction,只是Foil的形狀是twin tips (for park riding)而Xwing has a square tail (for carving)‧Salomon是法國造的,比較軟,你要用更硬的雪板的話,下次可以試試德國的Volkl或是Atomic。

:)
IS
最後由 taichiskiing 於 週三 3月 03, 2010 3:0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39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三 3月 03, 2010 12:49 am

回覆: 窄姿站法
norman 寫:嗯,我記得這個字,之前我有想過,及提過,有看過這個字的相關資料,當時我是覺得我的方法比較像這個字,但說了也沒人這麼認為囉,所以我也不知道耶,等我的功力隨著滑雪天數再累積個十幾天看看囉。畢竟我覺得這個方法照我的家裏練習,很容易就達到了基本要求,滑雪天數及哩程數只能靠個人累積,這個是無法取巧的。

對了,請問一下,您對這個字有什麼特別見解嗎?
不錯的討論串,nevertheless, still bickering,
http://www.epicski.com/forum/thread/924 ... -hd-slo-mo

不想看那麼多字的話,點這一個,注意Bode Miller的slipping turns—stivot,
YouTube- BODE MILLER SIMPLY THE BEST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140 回覆: 窄姿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三 3月 03, 2010 9:52 am

taichiskiing 寫:沒有退步,但是也沒有進步,你還是只有一種滑法,半刻滑;那是說你刻滑的樣子有了,但是功力不夠純,所以轉到最後你還是要skid才能繼續下一個轉彎,有時還有1-2腳步來轉,有待改進。
確是。在這一點,我這次在留壽都滑雪的最後一天有一些新的發現問題,我發現我的結彎跟入彎做得還不夠好。

如結彎時,即使我在小心,最後剩那一點點的結彎,谷腳在skidding逆勾時會下墮太快,雪板不自主的谷腳一下落就有點跟山腳分開了。我想,這可能跟我上半身動作有很大的關係,我上半身在這兩個位置上顯得有點搖晃,主要可能是我的夾腰做過頭,所以出現了多餘的動作。

而準備入彎時,我這次的發現是,之前強迫入彎太快,應該慢一點,讓入彎變成自動轉彎再edging。這點也是希望下次能一併改進的。

所以當前需要先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入彎跟結彎所造成的上身有點搖晃的問題,這點我還拿不太準,如果這次去我第一天就能發現這個問題的話,練個三天應該會能有所收獲吧?

所以下次再滑雪時,我的第一天能保持我那段最後一個彎的功力的話,就有機會改善了。:face (341):
taichiskiing 寫:雪質太硬是你的借口,你滑的路線上沒有冰面/ice patches‧你黑線上的遲疑是因為黑線比較陡,而黑線上的中小彎是很快的‧在紅線上,第一段刻滑不成變成skidded parallel turns;第二段刻滑還可以,但是“倒”/tipping的不夠利落,所以還是有點skidding;第三第四段skidded parallel turn滑的不錯,很流利,第四段滑的最好,但是你的雪杖是拖在地上,精神不夠/好。
分析的很好,carving向來不是我的練習重點,但卻是我拍來檢視我的基本動作有沒有進步的依據,在做carving時,我總是要等四到六個彎後,才能進入一個較順且較傾的carving動作,我在想,也許等我能在第一或二個彎就能很快就進入狀況的話,應該就算有進步了。這個需要練,但我不想現在練,我覺得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應該以中小轉為主要練習,想辦法把入彎跟結彎練得更好。
taichiskiing 寫:一般雪場冬、春天晚上的溫度都會降到冰點以下,所以早上的雪質都比較硬,要等到太陽出來後才會被曬軟化,而要是大太陽曬太久,雪又太軟/slushy,所以大部份春天滑雪(spring skiing)是看/跟著太陽走的—早上跟著太陽滑,下午就要找陰影滑了。
對呀,第一天下午,就很會拖雪板,一樣平板前進時,居然像被突然踩了剎車一樣。不過早上雪質太硬的話,我就很不想去碰深饅頭,太虐待自己了。
taichiskiing 寫:只能說你技術不夠純孰了‧你租的雪板Salomon Xwing是Salomon's top-of-line all-mountain carver/carving skis,應該是最適合你所滑的地形‧而你所說的“噴出來的小雪量是斷斷續續的”是因為你edging/壓邊的力量不一致的關係‧我用的雪板是Salomon Foil@166cm,Foil跟Xwing是同樣的結構/construction,只是Foil的形狀是twin tips (for park riding)而Xwing has a square tail (for carving)‧Salomon是法國造的,比較軟,你要用更硬的雪板的話,下次可以試試德國的Volkl或是Atomic。

:)
IS
嗯,我承認我技術不夠純熟,這次我覺得我的edging功力有點退步,可能練大彎當乘客太久了,以後會努力練中小彎,就沒機會當乘客了。:face (334):

之前我用的是fisher的雪板,我還蠻喜歡這家的雪板,我本來在考慮下一副是買head,但看了您的介紹,我會再多考慮Volkl或是Atomic,聽說fisher的雪板是找atomic代工的。:goodgoodeat (1):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