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o 兄. 基本上明白什麼是 park & ride 已經足夠. park & ride 就是說好像石像滑雪一樣, 沒有做好應有的動作.lelo 寫:不怕兩位笑,說真的我看不太懂 tdk 發的文章,比滑雪書上講的英文,
還要難懂多了 .....

版主: norman
lelo 兄. 基本上明白什麼是 park & ride 已經足夠. park & ride 就是說好像石像滑雪一樣, 沒有做好應有的動作.lelo 寫:不怕兩位笑,說真的我看不太懂 tdk 發的文章,比滑雪書上講的英文,
還要難懂多了 .....
哈!就是這兩個字不懂!carver_hk 寫:lelo 兄. 基本上明白什麼是 park & ride 已經足夠. park & ride 就是說好像石像滑雪一樣, 沒有做好應有的動作.
那個旗門是超小朋友六歲以下在玩的,旗門距離跟寬度近到不像話,且那是滑carving,所以兩拳寬是不夠的,且因為坡度太緩,旗門太近,實在無法衝出速度來,像我在最後兩個彎不是有出現一點小剎車嗎?那是速度好不容易衝上來的,卻發現後面的旗門更近,這些只是拿來用全制動在滑的,句括教練也沒拿來滑併腿,而只是用全制動滑完而已。那種旗門間距實在完全不適合拿來滑carving,但我硬是把他滑出來了。lelo 寫:好像你歐洲那段影片最後過旗門那段,沒有併到兩拳寬吧?
你用來當頭像那段,併的倒是頂不錯的,但還是不太像示範影片的滑法,
當然我不是大師,說不出不太像的原因在那裏 ....
另外雪板要一拳寬是因為有大頭跟腰身的關係,再併緊雪板就要打架了 ....
兩側腳壓力多少,跟併多緊應該無關,不知這說法是那裏來的?
沒錯, 就是說好像停了在板上, 任由板帶你去那裡是那裡. 就是說欠缺了控制的動作.lelo 寫:哈!就是這兩個字不懂!
以我學的英文,park 是停車,ride 是騎馬,我實在想不透要怎麼把這兩個字對應到
滑雪上去 ....
我的看法完全跟你不同。:face (328):carver_hk 寫:大師 - 滑雪是危險運動, 太自信了可能會引致安全問題, 你應好好地了解一下 tdk 說的話. 而不是自滿, 基本上給你的評語都是相應一個中級出的.
他有說在我所有的動作內,這種不用特別提吧?還是你看不出那算是個carving的動作呢?影片內我放了四種動作,不用一一點出什麼什麼的吧?除非我特別把某個動作剪出來特別討論,那才會提是或不是吧?carver_hk 寫:沒錯, 就是說好像停了在板上, 任由板帶你去那裡是那裡. 就是說欠缺了控制的動作.
大師 - 你上文說你是在滑 carving. 你不是信 tdk 的嗎? 他沒有說你是 carving 呀.
大師 , 你誤會了, 我只是說實話, 不相信我的話你可以自己出 post 問一下你這片中有沒有那一個彎說得上是 carving.norman 寫:你是想挑我的毛病
呵呵,裏面至少我做了兩種carving,但因坡太緩,很難認得出來,這點我也很清楚,所以我就不在這裏辯了,看得出來的人,自然就看得出來了。carver_hk 寫:大師 , 你誤會了, 我只是說實話, 不相信我的話你可以自己出 post 問一下你這片中有沒有那一個彎說得上是 carving.
大師 - 真話一向都難入耳, 這樣吧, 我再幫你 private 問 tdk 要求一個更明確的答案如何?norman 寫:呵呵,裏面至少我做了兩種carving,但因坡太緩,很難認得出來,這點我也很清楚,所以我就不在這裏辯了,看得出來的人,自然就看得出來了。
我現在進步了一些可能看法不一樣, 但可以肯定的他的不是 arc to arc carving turns. 而且你看看香港那邊, 我已把 msrt 大師的看法拉了過來. 都是惡評的:face (334):norman 寫:你認為我說的義片示範片內的carving,是carving嗎?因為上次你說是失敗的carving
HKSSA那篇文章啊?引一下 ....carver_hk 寫:我現在進步了一些可能看法不一樣, 但可以肯定的他的不是 arc to arc carving turns. 而且你看看香港那邊, 我已把 msrt 大師的看法拉了過來. 都是惡評的:face (334):
Originally Posted by Gary of msrtlelo 寫:HKSSA那篇文章啊?引一下 ....
高級板就所用的材料跟技術跟平價板不同,其它像三圍還有 side cut 半徑可能都一樣,norman 寫: 至於併腳的兩板壓力,以後你達到完全併腳時,然後再去租最高級的雪板來滑,自然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 後來就是這次租到最高級的雪板才知道原來這差異性就在這地方。那感覺真的還差蠻多的喔。:face (343):
這一段話也有問題,舊的直板須要把全部壓力放在外側,是為了壓彎雪板以便轉彎,這點我是除了以前知道舊滑法就是把90%以上的壓力壓在外側腳,內側滑緊靠外側腳的滑法,而現代滑法則是因為雪板有腰身的關係,所以開始走向兩板要盡量平均壓力,
眼睛太拙,有沒有說這段評論是特別在講那一段畫面?carver_hk 寫:Originally Posted by Gary of msrt
http://www.amsao.it/main.php?curr_liv=2 ... li=&tip=21
你可以儘管放心去問囉,你只要問他,在我那段影片裏,有沒有carving的動作就好,不用特別指給他看,順便提一下我這四年來才總共滑五十四天而已,看他如何覺得,問完之後再告訴我囉,我向來有接受批評的雅量。:face (330):carver_hk 寫:大師 - 真話一向都難入耳, 這樣吧, 我再幫你 private 問 tdk 要求一個更明確的答案如何?
我現在進步了一些可能看法不一樣, 但可以肯定的他的不是 arc to arc carving turns. 而且你看看香港那邊, 我已把 msrt 大師的看法拉了過來. 都是惡評的:face (334):
這個我很難解釋耶,我對裝備的認知較沒那麼要求,也較不足,所以我才只知租的是當季最貴的該牌子雪板囉。lelo 寫:高級板就所用的材料跟技術跟平價板不同,其它像三圍還有 side cut 半徑可能都一樣,
兩者差的就是軟硬度跟防震性,你要把差在那裏詳細指出來才行 ....
這一段話也有問題,舊的直板須要把全部壓力放在外側,是為了壓彎雪板以便轉彎,
有 side cut 的雪板則不需這樣做,但不必這樣做,不表是不能這樣做,滑腰身雪板時,
只要撐的住,用單腳也行的,不然那個倡議單腳滑法的 HH 大師,豈不早就被轟下台了 ...
什麼牌的?norman 寫:這個我很難解釋耶,我對裝備的認知較沒那麼要求,也較不足,所以我才只知租的是當季最貴的該牌子雪板囉。
原文應該是在這裡.lelo 寫:眼睛太拙,有沒有說這段評論是特別在講那一段畫面?
另外在這邊貼網址,好像會把顯示出來的自動刪節,所以要按右鍵複製鏈結網址,
再貼才會正確 .....
剛好讓我找到這裏:carver_hk 寫: 買雪板可考慮一下這站 : http://www.untracked.com
另, 我不太喜歡 market 的 binding. tyrolia 聽說是比較安全.
還半價呢, 利害.lelo 寫:剛好讓我找到這裏:
http://spotaki.shop-pro.jp/?pid=7753647
價格很吸引人?這可以利用代購網買,然後直接寄到飯店 ....
不過今年去過大陸了,要不要買雪板要再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