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頁 (共 20  頁)
					
				#281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9:18 pm 
				由 norman 
				taichiskiing 寫: 你看不見真實,把“燒餅”看“饅頭”是很正常的,所以你看了“燒餅”也看不見,“看了白看”。
不管是饅頭還是燒餅,只要練出的方法方向對,自然都不是問題,只是你看不懂我影片中的饅頭實際形狀是什麼樣子的。
就說那溝是由山上往山下直切而下的,跟一般溝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影片拍起來才會是這個樣子。
 
taichiskiing 寫: “板頭向上”正是滑饅頭的“致命傷”:一,前面說過,不靠雪的雪板不產生“滑”的作用;二,“板頭向上”表示你“後坐”,那也解釋為什麼在饅頭無法轉或是轉的慢的原因;三,不曉得你所謂的 "J Turn" 是什麼,但是板頭伸出雪面那麼多很容易在饅頭上卡邊,所以“板頭向上”也不是好的技術,而滑饅頭“最難”的一個動作卻是轉後“板頭向下”或是“板頭向下轉”的動作;四,你之所以還能滑(沒有摔)只有証明一點,你滑的坡不是真的饅頭坡。
確實是在走饅頭下坡      - YouTube 
:)
IS
你還在拿我2011年在講我的饅頭技術呀?
我早就進步已不是這樣子過饅頭了,真不知我這2011年的舊片有什麼好講的。
 
			 
			 
					
				#282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0:28 pm 
				由 taichiskiing 
				norman 寫: 所以我說我2005年饅頭技術很差,我在紅線饅頭沒兩三下就摔了,沒錯呀,只是拿2005年跟2011年的動作一比,就知進步不少啦,那你還想要往哪裏鑽?
你自認為進步不少只是因為你2011年滑的地形簡單,雪也好,所以你的“姿勢”好看一點而已,而以你2011年的技術,你下2005年的坡還是一樣摔‧所以問題,“‘不及格’,進步又怎麼樣?”
這跟上一段一樣,你把紅線饅頭看成雙黑饅頭的道理是一樣的,不想認同也無關,只是你缺乏看各種不同角度所拍的饅頭影片而已。
你“自欺欺人”的本領不錯,但是說我把“紅線饅頭看成雙黑饅頭”卻是你的“不要臉”的謊言;“你是不見真實”的。
從鬆亂雪變成燒餅小包也算是一種進步。
你真是“不要臉”的想盡辦法往自己臉上貼金, “鬆亂雪變成燒餅小包”是饅頭形成過程而不是技術“進步”的過程,而鬆亂雪比燒餅小包難滑,所以滑鬆亂雪技術比滑燒餅的技術要高,你“進步”些什麼?
又來了,你說的是「承受」反震力,我說的是「吸收減震」消除反震力。 
 
Johnny Moseley的在山坡上跳的動作是「承受」反震力,我那直排輪在側斜坡連續轉彎是「吸收減震」消除反震力,兩者本質不同,你在比較什麼呀?上面兩段回言已說,你的眼力真的看不出來我說的那些問題。
你小知有所不知,前面說過,滑雪的“原動力”是地心吸引力,你的腿要是不能“承受”地力的吸引的話你已經趴在地上了,所以你不能“承受”地力的吸引,你是無法「吸收減震」的。
用小叮噹雪塢是要拍動作,我只說拍出像示範片近幾100%一樣的動作,誰跟你比實際在雪場上滑?不然我在Heavenly 雪場的綠、紅、黑三種整理過的滑道拍出像示範片近幾100%一樣的動作,那基本動作本質就跟在小叮噹雪塢內拍都是一樣的動作,除非我在實際大雪場上黑線怯膽而動作變形,那就自然做不出標準動作來,不然跟在小叮噹雪塢拍有什麼差別,又不是要拍饅頭給你們看。
沒有地形你是做不出“近幾100%一樣的動作”的,所以你也拍不出來“近幾100%一樣的動作”,而在那小雪塢養成了壞習慣去將就那小雪地,到了真的雪場還要重新糾正,你是“不進反退”。
:)
IS
 
			 
			 
					
				#283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0:41 pm 
				由 norman 
				taichiskiing 寫: 你自認為進步不少只是因為你2011年滑的地形簡單,雪也好,所以你的“姿勢”好看一點而已,而以你2011年的技術,你下2005年的坡還是一樣摔‧所以問題,“‘不及格’,進步又怎麼樣?”
沒辦法回到當時證給你看,你這麼覺得就這麼覺得囉。
taichiskiing 寫: 你“自欺欺人”的本領不錯,但是說我把“紅線饅頭看成雙黑饅頭”卻是你的“不要臉”的謊言;“你是不見真實”的。
那條明明地圖就標紅色的陡度,所以我稱它為紅線上的饅頭,顯然你那裏的紅線出不了饅頭,也難怪你不知道了。
taichiskiing 寫: 你真是“不要臉”的想盡辦法往自己臉上貼金, “鬆亂雪變成燒餅小包”是饅頭形成過程而不是技術“進步”的過程,而鬆亂雪比燒餅小包難滑,所以滑鬆亂雪技術比滑燒餅的技術要高,你“進步”些什麼?
你說的燒餅小包是bump吧?顯然你也不知道我說的燒餅小包是哪一種饅頭吧?我說的燒餅小包比鬆亂雪難一點點而已。
taichiskiing 寫: 你小知有所不知,前面說過,滑雪的“原動力”是地心吸引力,你的腿要是不能“承受”地力的吸引的話你已經趴在地上了,所以你不能“承受”地力的吸引,你是無法「吸收減震」的。
就是因為你老是想要「承受」,所以才不知有一種技術叫做「減壓」,減壓是不承受的,只有接受而已。承受跟接受是不一樣的,請別混淆啦。
taichiskiing 寫: 沒有地形你是做不出“近幾100%一樣的動作”的,所以你也拍不出來“近幾100%一樣的動作”,而在那小雪塢養成了壞習慣去將就那小雪地,到了真的雪場還要重新糾正,你是“不進反退”。 
 
:) 
IS
因為你對動作不懂,所以無法理解,至於你說的養成壞習慣的問題,我能理解你說的為什麼,但那只對一般人,對我已完成的動作,我完全不需要牽就任何地形,只要做場地內大小限制成可做的動作就行了,對一個已完成的動作,是不需要再練的。
 
			 
			 
					
				#284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0:52 pm 
				由 taichiskiing 
				norman 寫: 這點我不得不承認,我這是2011年第一次的第一趟正式開始練我新完成的動作,而這新完成的動作不是我練直排輪學會的,而是第三天才開始練習的,所以下午遇到饅頭時就馬上用及順便拍。
所以上半段我在試我的動作行不行套得上去,且溝深又直下,所以我選一下我認為可以做我的動作也能心理準備好安全下的溝,後到後半段溝較淺,就只能當BUMP看,所以我就可以放心大膽連續轉彎讓我的新動作熟練。
要練饅頭也要從小顆開始練,可惜我在那裏不是看到鬆散的亂雪堆就是偏大又陡的饅頭,即不能拍也不能練,就算是下次出門滑雪,要開始拍之前,我還是應該先找由小到大的饅頭開始重新練一兩遍才能拍,畢竟我也還沒真正有把握第一趟就能直接快速連下下又陡又大的饅頭。
所以對你這說法,我覺得我第一趟不熟練,很正常的,你批這對我來講不痛不癢的。 
  
說的是,“不痛不癢”,所以是你的無知/覺,不能學,也不能進步,所以終你一生你也滑不到Martin Heckelman的樣子‧你還要“練”就甭提了,“你的‘進步’是很無聊的一件事”,等你“不練就會”再說吧。
:)
IS
 
			 
			 
					
				#285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14 pm 
				由 taichiskiing 
				pku 寫: 技術是很重要,但有些人雖然技術普通,也比一些技術好些的半桶水教練滑得好,高技術能用得協調,不是十天便能熟練,用得不當反而更麻煩。反而簡單或初級的技術比較容易控制。 
 
當然高技術能用得好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基於時間,金錢,天份,訓練,種種因素,最後都不能完夢。
說的是,天天滑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夢想,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是寥無几人;天天滑雪不是一個娛樂而是一個修養/訓練/功夫;天天滑雪也可以說每天滑雪過日子,所以滑雪就變成生命本身的一部份,這是一般山下人所不能想像的‧你要是天天滑雪卻還要想用什麼方式/技術來操作/轉彎/滑,你就滑的太累贅了,就不說姿勢/技術不正確、應用不當所造成受傷、疲勞等等,再加上風吹雪打,沒有高技術/耐力/功力,一般人是滑不完一個季節的。
你當然覺得太極滑雪技術彽,又自吹自擂,但他日日滑雪,看不過眼可跟他一鬥,但弱慢不同,整天到晚在家吹虛自己心法,拿雙直排輪在些平平的柏油路滑便當自己進步如超人。叫他出來滑便推三推四。
近十年來,skier888/skier666/jack wen(我想他們是一個人)只敢躲在網路上說些不著邊際的風涼話,自以為“醜婦賣俏”(噁心),他是不敢“看不過眼可跟他一鬥”的‧典型的小知小人。
:)
IS
 
			 
			 
					
				#286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17 pm 
				由 taichiskiing 
				skier888 寫: 你又來搗亂了,只要你說你同意他說的,我就閉嘴 
  
想來你是閉不了嘴的;你是第三個“遜迦”被說的老臉放不下而變成電腦梅毒人,我是習以為常,你們小知小人的德行就是如此。
請問你跟這種'橫跨"的怎麽比 
  
你不知道怎樣作proper traverse,你是不能從Wall滑到Eaglebowl的,你是沒的比的。
TaichiSkiing/Flatboarding: Wall to Eaglebowl, Kirkwood      - YouTube 
VIDEO  
這算是 Squaw KT 簡單的道 GS Bowl ,比 kirkwood wall 陡,長. 比賽的人下不到2分鐘。如果太極能夠8分鐘(4倍時間)下來我就閉嘴 
  
想來你是閉不了嘴的;你是第三個“遜迦”被說的老臉放不下而變成電腦梅毒人,我是習以為常,你們小知小人的德性就是如此。
KT-22 Banzai at Squaw      - YouTube 
VIDEO   
“拚命三郎”不是什麼好技術,只見一些低智商的蠻力的衝刺,“姿勢”難看就不說了‧你認為他們厲害也可見你滑雪知識的膚淺‧在指定的滑道上比快最多只有一半滑雪的技術,更高的技術是“自選”滑道,他們雖快,等他們能跟上我們再說吧。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powder skiing trees, Maggie's Canyon, middle traverse, Heavenly      - YouTube 
VIDEO  
:)
IS
 
			 
			 
					
				#287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19 pm 
				由 pku 
				norman 寫: 如果你嚐試以直排輪來試試,就知差別了,連利用直排輪試都沒試過,就講這話,這只會讓我覺得你活來自己進步速度很慢的世界裏,難怪了。
如果你馬上嚐試以雪板在饅頭道上試試,便知你一直都只是發白日夢,跟本世上是沒有什麼捷徑。只有努力才是最有效,你有上沒的教訓,未去滑雪前以為練了直排輪似樣便可成滑雪高手,但最終變成笑話。今次打死也不會出門,認屎認屁多幾年 
 
			 
			 
					
				#288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23 pm 
				由 taichiskiing 
				pku 寫: 作者: pku   
我一向都不認同太極滑雪的方法,在我來看他不是我們認同的高技巧
從你“轉彎滑雪”的領域裡,你是看不見“線形滑雪”的深奧的,“太極”滑雪就不提了‧“太極推腳”,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Flatskiing, Orion, Heavenly      - YouTube 
VIDEO  
:)
IS
 
			 
			 
					
				#289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24 pm 
				由 norman 
				norman 寫: 
 
因為你對動作不懂,所以無法理解,至於你說的養成壞習慣的問題,我能理解你說的為什麼,但那只對一般人,對我已完成的動作,我完全不需要牽就任何地形,只要做場地內大小限制成可做的動作就行了,對一個已完成的動作,是不需要再練的。
小叮噹雪塢那場地可以拍下面這個動作。但想在雪塢裏練出這樣的動作,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為場地長度不夠,雪道只剩一半是不夠的,能練出來的小彎也絕對很難像下面這些動作。
1:00~1:09秒。
APSI小轉      - YouTube 
VIDEO  
0:22~0:29
APSI基本併腿      - YouTube 
VIDEO  
下面這些動作都能拍
bernd      - YouTube 
VIDEO  
			 
			 
					
				#290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30 pm 
				由 pku 
				norman 寫: 說到這事,我又想到我徒弟說朋友教兩件事,一個是面谷,一個是往山上倒,聽後我只好乾翻白眼,這兩件事害不少人啦,想進步神速,就得先把這兩件事放在旁邊,因為學會了,自然就知道什麼一回事了,光這三點,我本來就是不想理我徒弟了,但還好最後有使出點杖的方法,才相信我說的,我才想說,再幫最後一把,有教沒在聽,那不是我放棄我徒弟就是我徒弟放棄我等著看我下次拍美美的滑雪動作了,哈哈。
你的笨徒弟最笨的地方,是信一個騙子的話,認他做師傅。
 
			 
			 
					
				#291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36 pm 
				由 snowrider 
				pku 寫: 你的笨徒弟最笨的地方,是信一個騙子的話,認他做師傅。
 
   
			 
			 
					
				#292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38 pm 
				由 norman 
				taichiskiing 寫: 說的是,天天滑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夢想,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是寥無几人;天天滑雪不是一個娛樂而是一個修養/訓練/功夫;天天滑雪也可以說每天滑雪過日子,所以滑雪就變成生命本身的一部份,這是一般山下人所不能想像的‧你要是天天滑雪卻還要想用什麼方式/技術來操作/轉彎/滑,你就滑的太累贅了,就不說姿勢/技術不正確、應用不當所造成受傷、疲勞等等,再加上風吹雪打,沒有高技術/耐力/功力,一般人是滑不完一個季節的。  
 
 
 
近十年來,skier888/skier666/jack wen(我想他們是一個人)只敢躲在網路上說些不著邊際的風涼話,自以為“醜婦賣俏”(噁心),他是不敢“看不過眼可跟他一鬥”的‧典型的小知小人。 
 
:) 
IS
這是養老的生活,除非是職業或選手,不然誰能滑一季,就算我技術很厲害,要我滑一季就真的太無聊啦。
 
			 
			 
					
				#293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五 3月 16, 2012 11:42 pm 
				由 norman 
				pku 寫: 你的笨徒弟最笨的地方,是信一個騙子的話,認他做師傅。
對呀,那笨徒弟就是聽了雪場上的高手照做,發現什麼也沒進步,只好抱著僥倖的心態試我之前教還有點印象的動作,只是單靠僅有的印象一做馬上就發現動作轉彎變輕鬆很多,本來一直沒辦法隨意轉彎,一試便行,不然今年滑完雪就不會再來找我啦,本來我是不想理了,後來還算有心,我才打算再推一把,要是再沒照做,明年我就真的懶得理啦。 
 
			 
			 
					
				#294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六 3月 17, 2012 1:43 am 
				由 snowrider 
				norman 寫: 這是養老的生活,除非是職業或選手,不然誰能滑一季,就算我技術很厲害,要我滑一季就真的太無聊啦。
那你還真沒到對滑雪狂熱的地步
問問 pku 是否他恨不得就住在 whistle !
 
			 
			 
					
				#295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六 3月 17, 2012 1:55 am 
				由 pku 
				
我已預先講了,你會挑些平平坡段,拍你的跟示範片差不多的動作,跟著講「只要技術正確,滑什麼都不是問題。 講就三十五度也太容易,滑就挑五度的坡,吹牛王名附其實。
 
			 
			 
					
				#296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六 3月 17, 2012 2:01 am 
				由 pku 
				norman 寫: 對呀,那笨徒弟就是聽了雪場上的高手照做,發現什麼也沒進步,只好抱著僥倖的心態試我之前教還有點印象的動作,只是單靠僅有的印象一做馬上就發現動作轉彎變輕鬆很多,本來一直沒辦法隨意轉彎,一試便行,不然今年滑完雪就不會再來找我啦,本來我是不想理了,後來還算有心,我才打算再推一把,要是再沒照做,明年我就真的懶得理啦。 
  
你徒弟有那些雪埸滑雪高手教過,日本高手他一定聽不明白,台灣教練也沒幾個高手,
 
			 
			 
					
				#297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六 3月 17, 2012 2:02 am 
				由 snowrider 
				下次要 lelo 喊 弱慢 為 
笨老師   
			 
			 
					
				#298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六 3月 17, 2012 3:07 am 
				由 pku 
				snowrider 寫: 那你還真沒到對滑雪狂熱的地步 
問問 pku 是否他恨不得就住在 whistle !
弱慢跟本不想付出努力,時間與金錢,又想做滑雪高手,才想找捷徑。他跟本完全沒有狂熱。我對滑雪的態度也已改變,已不想天天滑,反而更享受等下一次滑雪,星期日滑完,星期一開始看天氣預測周未的天氣,看看高手的片,想想自己有什麼問題,在 gym 的鏡看看模仿動作跟高於的分別,感覺一下身體。我覺得對我更比每天滑更有幫助。其實我全職在whistler有一個雪季。但不太享受。老外很難做朋友。
 
			 
			 
					
				#299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六 3月 17, 2012 3:23 am 
				由 skier888 
				taichiskiing 寫: 
KT-22 Banzai at Squaw      - YouTube  
“拚命三郎”不是什麼好技術,只見一些低智商的蠻力的衝刺,“姿勢”難看就不說了‧你認為他們厲害也可見你滑雪知識的膚淺‧在指定的滑道上比快最多只有一半滑雪的技術,更高的技術是“自選”滑道,他們雖快,等他們能跟上我們再說吧。
没人叫你拼命,8 分鐘的時間已經是一搬常滑的散步式滑的時間2倍多。並非不合理 
 
			 
			 
					
				#300 回覆: Argument 
				發表於 : 週六 3月 17, 2012 3:30 am 
				由 skier888 
				
你說的很漂亮,但是做不到。你這裡還不是要轉彎改變方向。你轉彎的方式還是初學者的半制動轉彎方式 
 你一到黑道就變形,原形畢露,所以你綫形滑雪也是表面功夫。不用說不過就老是耍嘴皮,或罵人。行的話,你只要拍一段影片出來就可以讓人信服 
 沒影片,沒真像 
 
TaichiSkiing/Flatboarding: Wall to Eaglebowl, Kirkwood      - YouTube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