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是你“弱慢族”辯不過後的就辱罵的恥行。norman 寫:你是驢子嗎?![]()
不是就是滑“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新鮮刺擊”?為什麼“新鮮刺擊”?不是因為滑“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的技術“挑戰性”?你不敢自己一個人滑“不認識的非機壓道或深處樹林”顯然是你技術不夠怯場,“高手”是“藝高人膽大”,自己找路,對“陌生”是“視而無睹”的‧我所有滑過的雪場,不止只滑機壓道,我會去滑看到有興趣的非機壓道,但不會離機壓道太遠,因為人生地不熟,又沒人一起滑時,跑去滑不熟不認識的非機壓道或深處樹林,那無疑是找死,而不是挑戰技術。
Shadow skiing Nevada Woods, Heavenly - YouTube
我可以說,但是你不能說,根據你上面所說,你沒有“膽識”也沒有“技術”“一樣滑”。正如你說的,技術到高點,不管是機壓道還是非機壓道,都是一樣的,只是差別在地形的困難度跟膽識及技術。
那是你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的“想法”/看法,高手“一樣滑”,那才是真的“技術”‧但我建議你有法的話,多出來滑滑各雪場,不要只耗在自己的主場,是要讓你了解,每個雪場除了我上文提到的那些,還有各國各地方的技術不同,所製造出來的雪況地形也會有所不同,例如你的主場是冰面為主,而有些滑雪場是鬆雪為主,有些是饅頭為主,有些是黏雪為主...加上各國技術不同時,所造成的滑道會有所不同,這是有差異的,這也是我滑了不少雪場最近得到的心得跟想法。
Flatboarding/Line-skiing: off-piste, Maggie's canyon, right traverse, Heavenly - YouTube
你看得出來這兩個影片的“雪況地形”的差別?
去新的地方說不定可以增加見識,但是增加技術卻是另外一回事。例如我最近提到的日本白馬八方及奧地利的LECH那整片地圖的三大雪場,另一個就是義大利朵拉米特環山滑雪場,這三個地方我滑過,給我的印象也是最深刻有代表性的,我認為對自己的技術有要求的人,有機會又有閒錢的話,很值得一去,饅頭的形成,及地形的複雜性真的很有意思。
光想是沒有用的。所以未來有機會再造訪,我會先考慮這幾個地方,當然有機會去美國,我也會去卡朵羅拉或是你的主場滑滑。
高手走高路,“技術本位”,在野外運動/活動,不受傷/安全為主,但是不小心/意外受傷了,就想辦法自己救自己—“自己活”—光哭是救不了自己的‧沒人能跟我每天滑,所以大部份我都是自己滑的,自己小心就是了‧想必你也知,滑雪儘量不要一個人自己滑,有接近實力不會差太多的一起滑才會有樂趣,對吧?自己一個人滑,哪天不小心意外掉進洞,還是不小心如何,又太偏遠,那就哭沒眼淚囉。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shadow skiing Eastbowl Woods, Heavenly - YouTube
:)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