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頁 (共 6 頁)

#61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0, 2014 2:12 pm
pku
norman 寫:是很難理解,跟理解力高不高沒關係,主要是能做出動作的人才可能看得懂及聽得懂。

有個關鍵的地方是,我「講」的傾的位置不是你們一般「想」的傾的位置,也不是一般人以為的傾的方式,但偏偏你們用的說法也適用,這才是讓人容易混淆不清的地方。我也有提到沒有拉提收縮的動作,就很難做到我說的這個傾。

我反問一下好了,當一個C彎在結束點,也就是板壓壓力最大的一點,然後開始翻轉雪板,你們在最大離心力及反作用力時要如何處理釋壓及翻板換邊?



我剪的那兩段影片是從下面截出來的,第一個人是加拿大的Alexandre,第二個人是日本的Aiko。(另外提一下,這段影片我都沒看影片下的文字內容,就直接截片挑選出來的,沒仔細看內容及誰滑得最好,所以我也不知道誰是誰,也不知道誰最厲害,誰最差,剛才才看清看到的,我只是純粹去判斷誰的傾做最好及誰不傾而已。)

至於你貼的那段影片,我有看了一下,都不明顯,都介在傾跟不傾之間,有傾的第一名(但做不是很足夠),沒傾的第二名,要傾不傾的最後兩名,我覺得這段片的比較是不準的,但跟個人努力及天份可能有很大的關係。

http://youtu.be/_laxMZRu9Wo

發佈日期:2014年1月21日

Results:

Men's Ski Mogul Final

Canada Mikaël Kingsbury 26.93
Canada Alexandre Bilodeau 26.54
Japan Sho Endo 25.24


Women's Ski Mogul Final

United States Hannah Kearney 25.07
Canada Justine Dufour-Lapointe 23.90
Japan Aiko Uemura 23.69


Y
David Lai
9:37 PM
[Keep this message at the top of your inbox]
To: David Lai

你在網上講話真的有點問題,要做到動作才能看得懂,那如果連日本那些技術選高手都做不出來,那你連滑那樣的饅頭滑不到五個的休閒滑雪人又怎做得出來。就當你從現在開始可以天天在雪季滑雪,也不可能跟得上他們滑得最慢那位高手

另一點你對物理也有點誤解,饅頭比賽的快速是因差不多正線滑行,而離心力是要有圓形運動而產生,所以你用離心力去解釋就不恰當。

#62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0, 2014 3:29 pm
norman
pku 寫:Y
David Lai
9:37 PM
[Keep this message at the top of your inbox]
To: David Lai

你在網上講話真的有點問題,要做到動作才能看得懂,那如果連日本那些技術選高手都做不出來,那你連滑那樣的饅頭滑不到五個的休閒滑雪人又怎做得出來。就當你從現在開始可以天天在雪季滑雪,也不可能跟得上他們滑得最慢那位高手

另一點你對物理也有點誤解,饅頭比賽的快速是因差不多正線滑行,而離心力是要有圓形運動而產生,所以你用離心力去解釋就不恰當。
不是有問題,就說很難解釋的清楚,你說的全沒有問題,可能我的問話不過明確,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下饅頭不可能只是一碰撞就換邊,多少還是會滑一點點吧?在這滑一點點到壓力最大時,如何處理?

當然,至於我說的同不同意或認不認同,我只是儘力看看能不能說明,真的說明不了,你們可以抱著懷疑的想法或不信的想法都OK,本來就沒強迫一定要任何人相信,對不對。

但有一點我反問一下,如果雪板真要走直線,就不用轉板了,對不對,之所以要轉板,除了要減壓減震還要控制速度,沒錯吧?但做了轉板,雙腳還是在左右兩邊滑行,就已經不算是直線了,所以這直線完全是你們希望的理想,而不是真實的,我也用了節拍器說明了,雙腳在轉板就已經算走圓的了,而強迫上身要完全直的,這是違反運律的。

最後一點,你的「差不多正線滑行」,畫一條線,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剛好跟直線重疊而下吧?所以這不是真的直線。

如果你真的想要看得出來,除非有機會一起滑,我教你如何做,你練個幾天後,你動作會了,你的眼力自然就提升上來了,而我說過,我滑得不好是因為我沒法出門滑雪,沒滑雪的日子是要如何把會的動作熟練,不可能呀,除非台灣有場地給我練,那才有可能呀。

#63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三 12月 31, 2014 12:46 am
pku
norman 寫:不是有問題,就說很難解釋的清楚,你說的全沒有問題,可能我的問話不過明確,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下饅頭不可能只是一碰撞就換邊,多少還是會滑一點點吧?在這滑一點點到壓力最大時,如何處理?

當然,至於我說的同不同意或認不認同,我只是儘力看看能不能說明,真的說明不了,你們可以抱著懷疑的想法或不信的想法都OK,本來就沒強迫一定要任何人相信,對不對。

但有一點我反問一下,如果雪板真要走直線,就不用轉板了,對不對,之所以要轉板,除了要減壓減震還要控制速度,沒錯吧?但做了轉板,雙腳還是在左右兩邊滑行,就已經不算是直線了,所以這直線完全是你們希望的理想,而不是真實的,我也用了節拍器說明了,雙腳在轉板就已經算走圓的了,而強迫上身要完全直的,這是違反運律的。

最後一點,你的「差不多正線滑行」,畫一條線,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剛好跟直線重疊而下吧?所以這不是真的直線。

如果你真的想要看得出來,除非有機會一起滑,我教你如何做,你練個幾天後,你動作會了,你的眼力自然就提升上來了,而我說過,我滑得不好是因為我沒法出門滑雪,沒滑雪的日子是要如何把會的動作熟練,不可能呀,除非台灣有場地給我練,那才有可能呀。

饅頭比賽雪板是由頭到尾都是窄,radius 很大,在那麼短的時間和距離滑圓,弧線,很難,而比賽時除了要快,轉彎也是計分的一環,所以走最近路線和用這方法轉彎是兼顧計分的方法

以我天份,怎樣好的師傅也不可能教到我像他們六成的速度

如果你現在專注練比賽饅頭的方法,已又可以一年滑 150天以上,不出幾年,應該跟得上 Blake 那班人比較慢那幾個,但像技術選那種方法,要練到他們八成功力,這一世你也不可能

#64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三 12月 31, 2014 9:41 am
norman
pku 寫:饅頭比賽雪板是由頭到尾都是窄,radius 很大,在那麼短的時間和距離滑圓,弧線,很難,而比賽時除了要快,轉彎也是計分的一環,所以走最近路線和用這方法轉彎是兼顧計分的方法

以我天份,怎樣好的師傅也不可能教到我像他們六成的速度

如果你現在專注練比賽饅頭的方法,已又可以一年滑 150天以上,不出幾年,應該跟得上 Blake 那班人比較慢那幾個,但像技術選那種方法,要練到他們八成功力,這一世你也不可能
方法跟動作正確,你想要達到他們的六成以上的速度是沒問題的,至少六成肯定是沒問題的。

至於我,我不認為我需要150天,我為自己計算一下,如果我能在白馬連續練20~30天,應該至少能達到六成以上的速度。

至於要練像比賽那樣的速度,沒體力沒足夠的練習,就算有正確的技術也是辦不到的,畢竟正確的技術不是萬能的,還是需要大量的練習。

想要滑得快,正確的動作肯定要排在第一順位,然後就是體力跟反應,要是身體的反應動作跟不上,那也是沒有用的,頂多只能滑好看而已。

另外我不認為日本的技術選是最好的,而我談的盡量是以技術正確的方向,如果要求我要做到像高手那樣,那當然不可能的,所以就別談我的動作為何不像高手那樣,那並沒有意義,正確動作還要有足夠的時間練習,所以我覺得我能在短時間只要上雪場練習就有進步明顯,還是要歸功於正確的動作及正確的方法,不然我再通天,也是無能為力的。

最近你應該有看到我兒子的游泳影片吧?他現在才幼稚園大班而已。他從2014年6月到我放影片的2014年12月初,最多也不過六個月而已,一對一,一周上一節課,一節課80分鐘,有20分鐘在做暖身操,還不是每週上,現在還上不到30節課,我記得大概是22~24堂左右吧。

坦白講,我不算會游泳,我也幾乎不跟他游泳,事實上我很不喜歡下水游泳。所以除了他上游泳課,就沒有其他游泳的時間了,唯一差別是,我儘量每天早上在去學校上課前,教他練習游泳的動作,每次練習5~10分鐘,有專心練習,3分鐘就做完了,一個動作大概只做10~20下,有時我覺得他有專心做就只做5~6下也ok,周六周日假日不練習,平均下來,看一周有沒有在家裏練3天,總共30分鐘左右而已,完全拿來當上學前早操而已,未來要出門滑雪前一年,也許我會考慮教他如何練滑雪的動作也說不定,到時第一次上雪場是圓是扁就知囉。

在上周日他去上游泳課時,我有看到他自由式、仰式的動作,速度又比上次貼影片又快了不少,又更漂亮了,不過我還在調整他的一些小動作,如何更省力更快,更漂亮。

他的進步快得歸功幾點,第一個是一對一的上課,教練是那裏的總教練,一堂課一千元台幣也不便宜,為了不浪費錢,我只好在後三個月就每天盯他早上小練一下(前三個月不盯,進步有夠慢的,甚至沒進步老婆都怪我亂教了,所以後三個月火大就儘量每天盯了,證明我沒亂教)。第二個要歸功我對滑雪技術的研究,所以我就有辦法開發如何乾地練習,在教我兒子練習也不是馬上直接練習正確的動作,而是拆開來一截截練習,我覺得ok,才會進行調整更難的動作,畢竟小朋友的身體協調性跟大朋友還是很有差別的,理解力也不如大朋友,像我姪子比他大半歲,理解力及動作協調就比他好太多了。第三點就是我有在看影片研究動作及請教教練一些細節的部份,所以即使我游不好,至少教他如何往正確的方向練習還是行的。

所以昨天我兒子突然問我,為何我會知道如何練習,因為他發現我不游泳,也沒做練習,就能直接示範給他看。他的進步是很有感的,所以我在計算,以現在的進步速度,2015年夏天應該是有機會學會蠂式的,他的蛙式應該完成1/2,自由式的動作大概是八成,仰式也差不多在八成了。不過如同我前面說的,沒有大量的練習,想要游更快是不可能,我只要他學會正確的動作及漂亮輕鬆游泳就行了。未來他要不要再求進步就是他的事了。

ps. 我不是靠這個吃飯的,所以我不需要要求練到高手級,但要求自己把動作往正確的方向練習學會,還是做得到的。

#65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1:47 am
pku
:face (50):
norman 寫:方法跟動作正確,你想要達到他們的六成以上的速度是沒問題的,至少六成肯定是沒問題的。

至於我,我不認為我需要150天,我為自己計算一下,如果我能在白馬連續練20~30天,應該至少能達到六成以上的速度。

至於要練像比賽那樣的速度,沒體力沒足夠的練習,就算有正確的技術也是辦不到的,畢竟正確的技術不是萬能的,還是需要大量的練習。

想要滑得快,正確的動作肯定要排在第一順位,然後就是體力跟反應,要是身體的反應動作跟不上,那也是沒有用的,頂多只能滑好看而已。

另外我不認為日本的技術選是最好的,而我談的盡量是以技術正確的方向,如果要求我要做到像高手那樣,那當然不可能的,所以就別談我的動作為何不像高手那樣,那並沒有意義,正確動作還要有足夠的時間練習,所以我覺得我能在短時間只要上雪場練習就有進步明顯,還是要歸功於正確的動作及正確的方法,不然我再通天,也是無能為力的。

最近你應該有看到我兒子的游泳影片吧?他現在才幼稚園大班而已。他從2014年6月到我放影片的2014年12月初,最多也不過六個月而已,一對一,一周上一節課,一節課80分鐘,有20分鐘在做暖身操,還不是每週上,現在還上不到30節課,我記得大概是22~24堂左右吧。

坦白講,我不算會游泳,我也幾乎不跟他游泳,事實上我很不喜歡下水游泳。所以除了他上游泳課,就沒有其他游泳的時間了,唯一差別是,我儘量每天早上在去學校上課前,教他練習游泳的動作,每次練習5~10分鐘,有專心練習,3分鐘就做完了,一個動作大概只做10~20下,有時我覺得他有專心做就只做5~6下也ok,周六周日假日不練習,平均下來,看一周有沒有在家裏練3天,總共30分鐘左右而已,完全拿來當上學前早操而已,未來要出門滑雪前一年,也許我會考慮教他如何練滑雪的動作也說不定,到時第一次上雪場是圓是扁就知囉。

在上周日他去上游泳課時,我有看到他自由式、仰式的動作,速度又比上次貼影片又快了不少,又更漂亮了,不過我還在調整他的一些小動作,如何更省力更快,更漂亮。

他的進步快得歸功幾點,第一個是一對一的上課,教練是那裏的總教練,一堂課一千元台幣也不便宜,為了不浪費錢,我只好在後三個月就每天盯他早上小練一下(前三個月不盯,進步有夠慢的,甚至沒進步老婆都怪我亂教了,所以後三個月火大就儘量每天盯了,證明我沒亂教)。第二個要歸功我對滑雪技術的研究,所以我就有辦法開發如何乾地練習,在教我兒子練習也不是馬上直接練習正確的動作,而是拆開來一截截練習,我覺得ok,才會進行調整更難的動作,畢竟小朋友的身體協調性跟大朋友還是很有差別的,理解力也不如大朋友,像我姪子比他大半歲,理解力及動作協調就比他好太多了。第三點就是我有在看影片研究動作及請教教練一些細節的部份,所以即使我游不好,至少教他如何往正確的方向練習還是行的。

所以昨天我兒子突然問我,為何我會知道如何練習,因為他發現我不游泳,也沒做練習,就能直接示範給他看。他的進步是很有感的,所以我在計算,以現在的進步速度,2015年夏天應該是有機會學會蠂式的,他的蛙式應該完成1/2,自由式的動作大概是八成,仰式也差不多在八成了。不過如同我前面說的,沒有大量的練習,想要游更快是不可能,我只要他學會正確的動作及漂亮輕鬆游泳就行了。未來他要不要再求進步就是他的事了。

ps. 我不是靠這個吃飯的,所以我不需要要求練到高手級,但要求自己把動作往正確的方向練習學會,還是做得到的。
滑雪沒有你想像那麼簡單,就算是同一條雪道,不同的雪況也可大大影響滑雪人的協調性,而滑雪人滑時是沒有鏡子可看,動作是不是正確自己是不知道

#66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8:49 am
norman
pku 寫: :face (50):

滑雪沒有你想像那麼簡單,就算是同一條雪道,不同的雪況也可大大影響滑雪人的協調性,而滑雪人滑時是沒有鏡子可看,動作是不是正確自己是不知道
我的重點就在於正確的動作及方法,只要會了,很快就上腳了。有些動作會變成自動自然反射動作。只是在練習時,因為要注意動作有沒有做出來及往正確的方向練,難免費力了一點。

至於雪況問題,接來下就只是累積經驗而已。

所以才要拍影片回來仔細看,自然就很容易理解跟一目了然了。

#67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11:17 am
skier888
norman 寫:我的重點就在於正確的動作及方法,只要會了,很快就上腳了。有些動作會變成自動自然反射動作。只是在練習時,因為要注意動作有沒有做出來及往正確的方向練,難免費力了一點。

至於雪況問題,接來下就只是累積經驗而已。

所以才要拍影片回來仔細看,自然就很容易理解跟一目了然了。
你用嘴滑的技術真的是無人能敵 :face (330): 你為什麽不帶小孩到雪場住個一季呢 :face (46): 至少你兒子囘臺灣是同年裏的第一,你可能也被兒子巴了 :face (334):

#68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1:06 pm
pku
norman 寫:我的重點就在於正確的動作及方法,只要會了,很快就上腳了。有些動作會變成自動自然反射動作。只是在練習時,因為要注意動作有沒有做出來及往正確的方向練,難免費力了一點。

至於雪況問題,接來下就只是累積經驗而已。

所以才要拍影片回來仔細看,自然就很容易理解跟一目了然了。
你認為你方法有效,但你仍未練成,你練成才知是不是真正有效。

你看你跟我滑那些黑缐饅頭時,連你在綠線的動作一成也做不出來。

#69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8:12 pm
norman
skier888 寫:你用嘴滑的技術真的是無人能敵 :face (330): 你為什麽不帶小孩到雪場住個一季呢 :face (46): 至少你兒子囘臺灣是同年裏的第一,你可能也被兒子巴了 :face (334):
這是今天元旦早上拍的,難得我兒子今天願意讓我錄一下,這就是我這一兩年不能出門滑雪的原因。 :face (343):


#70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8:34 pm
norman
pku 寫:你認為你方法有效,但你仍未練成,你練成才知是不是真正有效。

你看你跟我滑那些黑缐饅頭時,連你在綠線的動作一成也做不出來。
嗯,在我一開始放2014年拍的影片時,已說過了。

我真正有練習的時間是跟你滑完的下一天,第一天我在找能幫我在紅黑線拍片的人,第一及第二天我大多在逛雪場,不然我也沒辦法帶你到處滑了。

而這幾天跟你們談真正的傾,那時一起滑時,不是連一成都沒做出來,而是我還沒練出來,我到最後一天的下午快結束時才練出入門而已,所以我在先前也早說了,要等下次出門滑雪,我這最後練出來的才會出現成果,只是剛好夏天去小叮噹時,有機會試了一下,才確定我已經練出來了,只是當時沒拍片而已,只有30分鐘,實在不夠時間。

所以我確定方法後,我也不覺得有人會相信,所以一直沒談它,是剛好最近看了太極的動作才提出來而已,不然我也真懶得說了,因為正確的動作,沒踏進來前,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的,我也是在去小叮噹證實後才確認,眼力才再提升上來的。

所以你跟我一起滑,最多也只能看到上一次的技術而已,要看到當時進步上來的技術,只能是第五天,提前一天也看不到的。不然我跟你滑的那天,直接秀第五天的動作給你看就好了,何必日後再拍片,如同我也說過,第五天拍的動作,我第四天還做不出來,更何況第四天的動作,我第三天也是做不出來,如那麼豚跳,我要是跟你滑時就能做得出來,我就直接跳給你看了,何必等到第四天要先練習幾趙才跳得出來呢‧

所以我才說信不信由你們囉。反正要等我證實,也不是近幾年能辦到的,首先我得要能出門滑雪才行吧,其次就是要找得到人幫忙拍片囉,最後最好是出大太陽,拍起來才清楚。運氣很重要呀。

#71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10:22 pm
pku
norman 寫:嗯,在我一開始放2014年拍的影片時,已說過了。

我真正有練習的時間是跟你滑完的下一天,第一天我在找能幫我在紅黑線拍片的人,第一及第二天我大多在逛雪場,不然我也沒辦法帶你到處滑了。

而這幾天跟你們談真正的傾,那時一起滑時,不是連一成都沒做出來,而是我還沒練出來,我到最後一天的下午快結束時才練出入門而已,所以我在先前也早說了,要等下次出門滑雪,我這最後練出來的才會出現成果,只是剛好夏天去小叮噹時,有機會試了一下,才確定我已經練出來了,只是當時沒拍片而已,只有30分鐘,實在不夠時間。

所以我確定方法後,我也不覺得有人會相信,所以一直沒談它,是剛好最近看了太極的動作才提出來而已,不然我也真懶得說了,因為正確的動作,沒踏進來前,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的,我也是在去小叮噹證實後才確認,眼力才再提升上來的。

所以你跟我一起滑,最多也只能看到上一次的技術而已,要看到當時進步上來的技術,只能是第五天,提前一天也看不到的。不然我跟你滑的那天,直接秀第五天的動作給你看就好了,何必日後再拍片,如同我也說過,第五天拍的動作,我第四天還做不出來,更何況第四天的動作,我第三天也是做不出來,如那麼豚跳,我要是跟你滑時就能做得出來,我就直接跳給你看了,何必等到第四天要先練習幾趙才跳得出來呢‧

所以我才說信不信由你們囉。反正要等我證實,也不是近幾年能辦到的,首先我得要能出門滑雪才行吧,其次就是要找得到人幫忙拍片囉,最後最好是出大太陽,拍起來才清楚。運氣很重要呀。
你對你自己的預計,有多少次能成功做得出來,其實很多時在家想怎樣,怎樣便可滑得出來,但一到雪場郤仍舊一樣,這經驗我多的是

#72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10:24 pm
pku
norman 寫:這是今天元旦早上拍的,難得我兒子今天願意讓我錄一下,這就是我這一兩年不能出門滑雪的原因。 :face (343):

http://youtu.be/NeocFwUn0uc
這跟出不出門沒有關係

#73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10:57 pm
norman
pku 寫:你對你自己的預計,有多少次能成功做得出來,其實很多時在家想怎樣,怎樣便可滑得出來,但一到雪場郤仍舊一樣,這經驗我多的是
這到不會,因為一切都有按照我的想法做出來,只是回來後跟你們提的大多都是我最後一天悟出來的下一個階段動作,所以都講太超前了。

我從以前就一直在以正確的方向走,這路是辛苦的,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要打基礎,但到完成後,那動作進步起來,就不是一般所能比凝的囉,而今我應該到這個階段了。

#74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四 1月 01, 2015 11:01 pm
norman
pku 寫:這跟出不出門沒有關係
很有關係,因為我未來兩三年的滑雪費用預算在那台大鋼琴上了。 :face (343):

而此段是我兒子這一年來學鋼琴的成果。

所以兩年後,我再提出要出門滑雪,老婆應該不會反對,而有可能會帶家人一起去滑雪,只是可能沒機會獨自離開練習,這就不知要如何再進步了,到時再想想。

#75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2, 2015 12:56 am
skier888
norman 寫:這是今天元旦早上拍的,難得我兒子今天願意讓我錄一下,這就是我這一兩年不能出門滑雪的原因。 :face (343):

http://youtu.be/NeocFwUn0uc
這樣就拿出來獻寶 :face (332):

#76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2, 2015 9:49 am
norman
skier888 寫:這樣就拿出來獻寶 :face (332):
意思是說,我已經被他巴假的了。 :face (341):

#77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2, 2015 3:06 pm
pku
norman 寫:這到不會,因為一切都有按照我的想法做出來,只是回來後跟你們提的大多都是我最後一天悟出來的下一個階段動作,所以都講太超前了。

我從以前就一直在以正確的方向走,這路是辛苦的,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要打基礎,但到完成後,那動作進步起來,就不是一般所能比凝的囉,而今我應該到這個階段了。
你忘記了你的直線饅頭在野沢是完全失敗。

#78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2, 2015 3:50 pm
norman
pku 寫:你忘記了你的直線饅頭在野沢是完全失敗。
沒找到直線饅頭,要如何失敗?要是有的話,那一天就帶你去滑了,可惜前兩天雪太大,什麼饅頭都被埋光光了。

下面這段我一直沒拿出來過,就放來看看,我並不覺得失敗在哪,相反的,還在其中看到我要的動作,只不過要多練習而已,在滑行路線也需要調整一下。


#79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五 1月 02, 2015 10:50 pm
taichiskiing
pku 寫:真的不明白你講的傾,就當我理解力不高,

至於你放的片那兩人,第一人純是比賽饅頭的技術,第二人有把手向內動點杖的壞習慣,而他用的技巧也不是比賽饅頭用的,雪板會離開身往兩邊,路線沒有那麼直接,
“傾”是轉大彎的技術而滑饅頭是轉小彎的技術,把“傾”和滑饅頭的技術放在一起講是說兩種技術都不懂‧高手滑饅頭是不用“傾”,見你貼的影片‧
以下幾人算是日本技術滑饅頭的頂尖高手,用的技巧不是比賽饅頭



很有意思的一個比較‧但是,雖說丸山貴雄拿了第一,但是不能說只有他的姿識是“正確”而別人的姿識是“錯誤”的,那是“白痴邏輯”;“頭不動”,他們沒一個人是用“傾”的‧norman’s“不要臉”的鐵齒是不需要“理解”的,不通‧

“傾”和“折股”不是技術/“因”,而是“正確”轉彎技術的成果/“果”,

“Ski teachers also talk a lot about ‘angulation’, about achieving the proper angles with knees, hips and legs. Don’t worry about this; do the right things with your feet, move your body forward and down the hill in each new turn you would wind up with whatever angle your body needs, it just happens. The faster you ski or the short you turn, the more your body tends to move to inside of that turn, just stay in balance. Let it happen, don’t try to force it to happen, and stay focus on your feet...”@27:31~30:52,

A private Ski Lesson 3 with Lito Tejada-Flores: Carved skies - YouTube



:)
IS

#80 回覆: Lean/傾 vs. Angulation/折股

發表於 : 週六 1月 03, 2015 9:11 am
skier888
norman 寫:沒找到直線饅頭,要如何失敗?要是有的話,那一天就帶你去滑了,可惜前兩天雪太大,什麼饅頭都被埋光光了。

下面這段我一直沒拿出來過,就放來看看,我並不覺得失敗在哪,相反的,還在其中看到我要的動作,只不過要多練習而已,在滑行路線也需要調整一下。

http://youtu.be/2jDhQJjXVXI
很棒初中級的姿勢 :face (332): :face (332): :face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