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chiskiing 寫:單腳轉,山腳/上腳利於斜滑/slipping turn,而谷腳/下腳利於刻滑,所以那個腳用力,其轉彎的效果不一樣。
請問一下,谷腳利於刻滑,但卻也容易陷入重心過度落在谷腳,不是嗎?
但重心在山腳比較會slipping,但反而即穩定又容易轉彎多了。
我覺得slipping比刻滑重要太多。
taichiskiing 寫:重心是處於兩腳之間,所以站在山腳/上腳上,重心在上雪板下面帶著雪板向下滑,比較順,而站在谷腳/下腳上,重心在雪板上面推雪板向下而板下積雪,逆而不順,容易翻,所以單腳站,站那隻腳,其效果也不一樣。
同意。
但從上一段來看,重心在谷腳,卻又比較容易使出刻滑,這樣就算刻滑技術比較高嗎?
taichiskiing 寫:除非你會單腳轉兩邊,不然你不把重心換到山腳/上腳(release下腳),你是不能從容的轉下一彎的,所以轉彎完成時,重心應該是在山腳上的,這樣你轉下一個彎就簡單多了。
:)
IS
同上,如果重心是五五分(我還沒真正達到),理論上就會沒有山腳跟谷腳之分了,我可以這麼想嗎?
skier666 寫:那要看你“轉彎完成”的定義是什麽。 我說的是屬於黑腳的部分。如果“把重心換到山腳/上腳(release下腳)“”那您的定義是已經release後了,我說的是在release之前。所以只要我們同意上面的澄清,那麽我們的答案是一樣的
再好的話題,normal 都可以把它說爛。
一開始
在我提出一些證據之後
當然我還可以說更多,物理是科學,可以得到真相的。 再講下去離題變成 normal 滑雪重心是偏那?可能只有一個人對這話題有興趣。
skier666 寫:首先,請教你同意這個圖示嗎?如果同意,我的定義是在 3, 11, 19, 或是要說 4, 12, 20 也可以。以圖示為准,我也不執著于定義。很明顯的,我知道你能分辨我要說的東西。中文要說這些東西達意有些困難。
如不同意,我們不需要再説。
你也是奇才,您是我知道第2位注重 slipping 的人。
不好意思,有時看到情緒用語,我也會容易跟著情緒化囉。
我把您的這兩段留言當作同一組話來看,但我不確定您最後的留言是給我看的,還是給太極兄看的,但我就當作給我看的囉。
以這張圖來看,很清楚可以調整核對一下我們的觀點差異。
以上段留言來看,您的轉彎完成以黑腳來看的話,會不會太長了點?
但又以下段來看,您的轉彎完成,講得又比較精確多了。
我說我的轉彎完成是在哪裏:
我會放在5、13、21這三個位置。因為我的所謂的回歸基本站姿正是指這個位置。也只有從這裏開始,自己可以決定接下來的動作想要什麼樣,所以在調整動作來講,對我而言並不太困難,只是我得先搞清楚我要做的是什麼。
但通常在看影片時,我跟大家講的逆勾位置是在4、12、20。
但以一般講法,我會儘量依大家的意思,再往前移一點,就是3、11、19囉,這是通常在比看影片時我所說的結彎之處。
但我真正認為結彎之處也是起彎之始,所以是5、13、21。但大家都說這裏什麼都沒有,我也沒法度囉。
但因為影片每個人看的角度及方法有差別,還有跟自己本身的功力及眼力,都有差異,所以很容易造成每個人看的位置不一樣,講出來就有點天差地遠了。
最後,我不確定您說的重視slipping是對誰講的,但我也是注重slipping的人,所以我有些好奇,另一個注重slipping的朋友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