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到難一點的地方,這動作一定跑出來。norman 寫:為何會貼不上?
那你是說這一個?在我看來都是同樣的問題,這要解決很簡單,就說我有其他主要的要先練,這是小事,要特別解決也是行的,但練的時間少,我必須有所取捨......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版主: norman
#81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82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我主要要做的,有做出來呀,我做不出來的主要問題還是在對地形應用不夠了解,像饅頭,回來看影片後,我就發現一個問題,除了練習不夠之外,有個時機點我弄錯了,下次再調整。pku 寫:習慣了便很難改,很自然會做出來,
正如你經常講,只要動作正確,在什麼地形,雪況都應該可做出來,那為什麼你到黑線,重雪,什麼也做不出來
運動便是這樣
另一個問題是,我的姿勢沒歸零,也是練習量不足,下要針對這動作好好的練練。

在紅黑線,我果然見地形盯的山下太用力啦!是應該調整一下。

要把這些問題記下來。
#83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這些問題,要花多少時間才可解決?norman 寫:我主要要做的,有做出來呀,我做不出來的主要問題還是在對地形應用不夠了解,像饅頭,回來看影片後,我就發現一個問題,除了練習不夠之外,有個時機點我弄錯了,下次再調整。
另一個問題是,我的姿勢沒歸零,也是練習量不足,下要針對這動作好好的練練。
在紅黑線,我果然見地形盯的山下太用力啦!是應該調整一下。
要把這些問題記下來。
#84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所以這把姿勢歸零練好就好了,綠線練好了,再去練紅線,再練黑線。pku 寫:你一到難一點的地方,這動作一定跑出來。

這也是我說有時太隨興就是這樣,我以為姿勢歸零練好了,想不到看影片,就是忍不住...反正下次不需要拍豚跳,也不需要拍刻滑了,反正兩條線刻出來就好了,我還是繼續加強我的姿勢歸零的動作,有時上雪場就是會不小心忘了這個的重要性。
#85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我計算過了,約練習6~12個滑雪天。pku 寫:這些問題,要花多少時間才可解決?

所以我也想擠出12個滑雪天來,真難,看來是四年後的事了。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86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回答的好,不卑不亢,答案確實,到底是外來的和尚有修養‧看來你是見過我們這論壇上的傻瓜,很快你就會發現他只會看別人的“不好”而看不見自己“無能”,或是勸別人“求學”而自己卻是“不學不長”,很典型的autism/低能兒童樣子,所以只能跟他“玩玩”而已,不需要認真‧Phil Lai 寫:滑雪是open skilled sport(請參閱csia手冊ch3.5)。
down unweighting或up unweighting(crossover/crossunder)都是技術之一。
Retraction/Extension Turns是用來應對壓力變化的,透過這樣的方式保持一定的壓力而非壓力驟然變化。
在這個坡與這樣的速度,我沒有必要一定要滑down unweighting,以結果來看也沒有顯著的壓力影響我滑行。
最後,我的trainer跟我說我偏好crossunder,應該多嘗試crossover才是。不過我會在找時間再試試crossunder的。
至於你的影片,我就不多做評論了。
歡迎你來到我們的論壇。
Have fun, :)
IS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87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不是,是你看不懂自己被諷刺。norman 寫:不能說你這說法有問題,
都不是,我們以“愉樂”為主的滑雪人/recreational skiers“好的定義”是“滑的順暢”,“姿勢優美”,而能“滑全山”‧但滑的好的定義是什麼?
比快?還是比技巧?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powder gully skiing - YouTube
說的沒錯,但是你看不見的是既然是“技巧增加及進步是有限的”—沒有技術—你的“ 速度”是“拉不得上來的”‧你自以為自己滑的快是你的“幻想”。當然,不可否認的事是,滑比較多天是比較好的,但如果一直都在練同一個動作,技巧增加及進步是有限的,但速度一樣是拉得上來的。
眼力是因知識、技術、經驗而來的,跟你看多久無關;而你“知識、技術、經驗”三缺,你是看不個名堂的。不過反過來問,一年看了數百小時的同一段動作影片跟一年只看數小時同段動作影片,哪個眼力好?
滑的不錯,但是我不認為他有L3的成度,而以PSIA的規矩,他也不可能在“二年拿到PSIA L3”‧你“道聽途說”的資訊是“錯”的,而你的問題“文不對題”—“牛頭不對馬嘴”—不過,他應該有滑超過300天。
:)
IS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88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他的滑法,典型的L2,沒有問題,所以“有問題”都是你自己的。norman 寫:再次看一遍了,你只要先修正第一個問題,其他都是小問題了。
你有兩個主要問題:
不只是你的觀察錯誤,你的“蹬腿”理論也錯‧他的壓邊和蹬地/“蹬腿”是一起的,而“先倒再伸腿”是進階的刻滑技術;他也不是“往上衝”,而是向前(所以向下)伸展他的身体,所以他的刻滑比你快,坡也比你“能”滑的坡陡。1. 你在伸展雙腳時,你的身體會往上衝,有「蹬腿」的成份,事實上這是不對的,伸腿不是蹬地,為了要提早壓邊而蹬地這是有問題的。你要修改一個想法,在收腿快到身體下方時,身體要開始順著畫圓往山下倒,先倒再伸腿,也就是雪板跟身體都要與坡面呈水平才能伸腿。不要等到開始伸腿時才要往山下倒,時機上就慢了一步,所以你才會變成身體往上衝。
Phil's turns @ Tomamu Feb 2014 - YouTube
不懂你的“收腿”是什麼意思,刻滑用“倒”/tipping是不“收腿”的,“倒”/tipping只是“重心”換腳壓邊而已‧你自己體會的出來嗎?2. 你的收腿不太夠,應該再多收一些,收越多要倒越快,倒越快就要伸越快,動能跟卡刃是要能搭配的上來的,這得你自己體會看看。
那都是你自己的毛病,“你自己體會的出來嗎?”見下。3. 上身力量再少一點,髖部的力量再多一點,就更好了。
不是,你是伸“主腳”而後倒,所以在基本上是up unweighting,而你上身“傾”的太多,不夠angulation,在綠線上還可以混,在難一點的坡你就沒則了。
:)
IS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89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雖然你是在講俏皮話來佔個口頭上的“小”便宜,卻不知那正“大”曝露你小知小人的修養,norman 寫:你的大計實在太慢了,還要10年,我會建議你把你的正面片拿來,我給你開開方子,要是聽得懂,兩年以內就成了。![]()
1. 自己滑了10年還不能滑黑線,還要說別人的10年L3的大計太慢,那你呢?
2.你不知道L3的水準是什麼‧L3的表演都是在黑線上做的,而你還不能滑黑線‧
3.你講的大家都聽得懂,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所以看來是只有你自己聽不懂‧
4.自己都不會,你能教什麼?「誤人子弟」?你能在兩年內教自己滑黑線嗎?你大概還不知道,但是大家都知道,你不能。
:)
IS
Ps. Though all the hypes that the sierra mountains are going to get 2~4 feet of snow, but all like norman's promises—empty—nothing happens yet, waiting for snow to come.
#90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我只回答你這一條就好了,因為這一條就知你的技術本來就沒這一個動作了。taichiskiing 寫:他的滑法,典型的L2,沒有問題,所以“有問題”都是你自己的。
不只是你的觀察錯誤,你的“蹬腿”理論也錯‧他的壓邊和蹬地/“蹬腿”是一起的,而“先倒再伸腿”是進階的刻滑技術;他也不是“往上衝”,而是向前(所以向下)伸展他的身体,所以他的刻滑比你快,坡也比你“能”滑的坡陡。
Phil's turns @ Tomamu Feb 2014 - YouTube
不懂你的“收腿”是什麼意思,刻滑用“倒”/tipping是不“收腿”的,“倒”/tipping只是“重心”換腳壓邊而已‧你自己體會的出來嗎?
那都是你自己的毛病,“你自己體會的出來嗎?”見下。
不是,你是伸“主腳”而後倒,所以在基本上是up unweighting,而你上身“傾”的太多,不夠angulation,在綠線上還可以混,在難一點的坡你就沒則了。
:)
IS
「收腳」,跟「蹲下」是不同的動作,使用肌肉群組不同,如你站在原地,一隻腳收起來,另一隻腳不收,就變成金雞獨立的動作,然後蹲下,沒收起的那隻腳站著「蹲下」的力量,跟另一隻腳收起來騰空的「收腳」動作是不同的,一個是身體重心往下,一個是重心不動,將腳收回來。
因缺這一個,所以你的其他說詞就全廢囉。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六 2月 08, 2014 9:10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92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你挑的很好,好美歐pku 寫:你一到難一點的地方,這動作一定跑出來。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93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那是說你“不會”也“不懂”我說的你滑雪的問題,所以你“不能”回答,而你唯一的答案也是“錯”的。norman 寫:我只回答你這一條就好了,因為這一條就知你的技術本來就沒這一個動作了。
“錯”‧一隻腳站著,“金雞獨立”,“重心”不變,所以沒有“收”也沒有“蹲”‧你所知道的只是“蹲下”加壓而“收腳”減壓,但是那只是半個的答案‧根據你移動“重心”的時效/timing,這兩個動作都能加壓和減壓,那是全然看你的“重心”與“立足點”的距離,你“不懂”也“不會”,而你的“收腳”造成你滑雪“主副腳不分”,所以你滑起來“輕漂漂”的,不是什麼好技術‧你的“重心”長在“胸部”對你的平衡也是沒有幫助的。「收腳」,跟「蹲下」是不同的動作,使用肌肉群組不同,如你站在原地,一隻腳收起來,另一隻腳不收,就變成金雞獨立的動作,然後蹲下,沒收起的那隻腳站著「蹲下」的力量,跟另一隻腳收起來騰空的「收腳」動作是不同的,一個是身體重心往下,一個是重心不動,將腳收回來。
“你的知識是‘假’的,而你的技術是一片謊言。”因缺這一個,所以你的其他說詞就全廢囉。
:)
IS
#94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你在說怎呀?taichiskiing 寫:那是說你“不會”也“不懂”我說的你滑雪的問題,所以你“不能”回答,而你唯一的答案也是“錯”的。
“錯”‧一隻腳站著,“金雞獨立”,“重心”不變,所以沒有“收”也沒有“蹲”‧你所知道的只是“蹲下”加壓而“收腳”減壓,但是那只是半個的答案‧根據你移動“重心”的時效/timing,這兩個動作都能加壓和減壓,那是全然看你的“重心”與“立足點”的距離,你“不懂”也“不會”,而你的“收腳”造成你滑雪“主副腳不分”,所以你滑起來“輕漂漂”的,不是什麼好技術‧你的“重心”長在“胸部”對你的平衡也是沒有幫助的。
“你的知識是‘假’的,而你的技術是一片謊言。”
:)
IS
誤看我的說法,還在執意自己的想像。
你不會,也沒有的動作,如何看懂?你的臆測向來不準,就像你說我在雪場上無法豚跳是一樣的,結果我還是輕易做出來了,所以你的話不是廢了是什麼呢?

算了,我本來剪了一段,就貼給你們看,你們要是能分清楚差別再來講吧。
不過我不認為你們能看出差別在哪,可惜這動作沒在機會在紅線上拍。

我再加一段以前剪的,看你們能不能看出下面這兩人的差別?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日 2月 09, 2014 12:01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95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其實,這個位置的姿勢還蠻好挑的。skier888 寫:你挑的很好,好美歐![]()
我故意放兩段的原因是,第一段最早拍,第二段是最後拍的一段,這就是進步的速度,當然,要是能再練個兩、三天,只會更好,不會更差而已。

其實,要挑這個動作,還必須連在轉彎過程中一起挑才會準,是重心轉彎A一下,還是A的時間很長,這就有差別了。

從下面這影片中,還是很容易挑出一堆相同位置相同A腳的。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日 2月 09, 2014 12:24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96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你不能回答我的問題就不是我執意想像,事實是你“不會”。norman 寫:你在說怎呀?
誤看我的說法,還在執意自己的想像。
我們說的是“黑線”,而你只能在綠線上“龜速”滑,慢慢跳,不是技術,也沒有“performance”,你的豚跳不夠水準‧你不會,也沒有的動作,如何看懂?你的臆測向來不準,就像你說我在雪場上無法豚跳是一樣的,結果我還是輕易做出來了,所以你的話不是廢了是什麼呢?![]()
Dolphin Turns - Sofa Ski School - YouTube
你就慶幸你“沒在機會在紅線上拍”吧,摔個醜樣更難看。算了,我本來剪了一段,就貼給你們看,你們要是能分清楚差別再來講吧。
不過我不認為你們能看出差別在哪,可惜這動作沒在機會在紅線上拍。![]()
差別大了,只是你“「瞽盲不視」,看不懂‧”
等你能真正能“跳”在說吧!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Jumps - YouTube
:)
IS
#97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Skiing Encyclopedia—A-Frame on Vimeo
關於A腿的說明。
是指小腿....
關於A腿的說明。
是指小腿....
norman 寫:其實,這個位置的姿勢還蠻好挑的。
我故意放兩段的原因是,第一段最早拍,第二段是最後拍的一段,這就是進步的速度,當然,要是能再練個兩、三天,只會更好,不會更差而已。
其實,要挑這個動作,還必須連在轉彎過程中一起挑才會準,是重心轉彎A一下,還是A的時間很長,這就有差別了。
從下面這影片中,還是很容易挑出一堆相同位置相同A腳的。
http://youtu.be/l6f9serXLpM
#98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所以說你沒眼力,你連跳都跳不起來吧?還要借助小跳台?我的豚跟跟你貼的那沙發是不一樣的,另外我不過練三趟就直接拍了,我哪能跟你這種每年上百天的比,哪有時間浪費在這種動作上?taichiskiing 寫:你不能回答我的問題就不是我執意想像,事實是你“不會”。
我們說的是“黑線”,而你只能在綠線上“龜速”滑,慢慢跳,不是技術,也沒有“performance”,你的豚跳不夠水準‧
Dolphin Turns - Sofa Ski School - YouTube
你就慶幸你“沒在機會在紅線上拍”吧,摔個醜樣更難看。
http://youtu.be/AgK_OZZhWwY
差別大了,只是你“「瞽盲不視」,看不懂‧”
http://youtu.be/zJWej_XZ8B4
等你能真正能“跳”在說吧!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Jumps - YouTube
:)
IS
等你眼力有了再說吧?

#99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你說的位置跟我說的位置是不同的。
你說的位置跟下面這位置應該是相同的,這是算是A字腳吧?其實位置不同時就會有不一樣的問題。

我另外補一張我那A字腿後的轉彎中的照片,這就有不同的問題跟原因了。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日 2月 09, 2014 1:11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00 回覆: 分享一些我的影片 然後歡迎大家幫我的粉絲團按個讚
那是說“真正”滑雪的技術你“不能”做/不敢做,只敢拼命的練你熟習的動作來“顯耀”,但是你的豚跳“不是技術”,你是在浪費你已經沒有時間的時間,結果豚跳跳個半吊子,而“真正” 的滑雪技術練不會,不是什麼“明智”之舉。norman 寫:所以說你沒眼力,你連跳都跳不起來吧?還要借助小跳台?我的豚跟跟你貼的那沙發是不一樣的,另外我不過練三趟就直接拍了,我哪能跟你這種每年上百天的比,哪有時間浪費在這種動作上?
“你的知識是‘假’的,而你的技術是一片謊言。”等你眼力有了再說吧?![]()
:)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