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Radius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81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日 12月 22, 2013 10:34 am

pku 寫:饅頭坡 Lelo 滑不下來,誰幫你拍,淺溝不想拍,深溝滑不到兩個,其實五龍雙黑只是普通饅頭,不是深溝饅頭,你技術差,下不來而且
所以啦,我拍那一小段後,我有點搞清楚要如何拍饅頭片了。

至於要請LELO兄拍,在野澤有條饅頭道的旁邊有整理的平場滑道,他從旁邊滑下就再進來拍就行了。

不然從背後拍應該也可以,反正到時再看看囉。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82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日 12月 22, 2013 10:35 am

snowrider 寫:pku - 如果弱慢大師到 Whistler 的話 - 一定要通知大家! 我請假也要趕過去看看弱慢大師的神功!
:face (325):
我不是說了嗎?目前計畫2017年1~2月會帶家去惠斯樂。

到時有成行時,要先約時間一下,總不能把老婆跟小孩丟一邊跑去跟你們一起滑吧?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888
文章: 1962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14, 2010 1:57 pm

#83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skier888 » 週日 12月 22, 2013 11:13 am

norman 寫:我不是說了嗎?目前計畫2017年1~2月會帶家去惠斯樂。

到時有成行時,要先約時間一下,總不能把老婆跟小孩丟一邊跑去跟你們一起滑吧?
原來大師還要再練3年啊 :face (50):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84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日 12月 22, 2013 8:46 pm

skier888 寫:原來大師還要再練3年啊 :face (50):
因為這次的條件是,出門滑五天回來後,中間兩年不準出門滑雪,要等兒子七歲後才能出門滑雪,也就是2017年,計劃一家三口去惠斯樂滑雪度假。

不過我覺得今年去滑回來後,我的進步再也不會太多了,除了增加滑雪天數更熟練快,我想不出還有什麼盡頭了。

所以2014拍的動作跟2017年已幾乎不會有什麼差別了,因為隔了快三年沒滑,我又會有熟腳的問題了,另一個就是看到35度以上又會不習慣了,所以又要滑三天的黑線才會恢復2014年的功力,所以很虧的。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85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pku » 週日 12月 22, 2013 10:16 pm

snowrider 寫:pku - 如果弱慢大師到 Whistler 的話 - 一定要通知大家! 我請假也要趕過去看看弱慢大師的神功!
:face (325):
他去時一定會公報天下。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86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日 12月 22, 2013 11:14 pm

norman 寫:就怕你以為眼花,應該不會跟我另一個朋友講一樣的話吧?

說我要是有進步就一定是照他的方法練的,所以才會進步。
你滑雪的技術低落,要進步不難,但是從十分進步到二十分,雖說進步了100%,但是還是“不及格”,不夠水準;“進步”不等於“高級滑雪”。
你也喜歡用偷偷練偷改這個字眼,真不知這說法臉皮怎這麼厚呀?
你說的“重心在胸部”是“錯”的,當然你是不會承認的,但是“頭重腳輕”,所以當你失去平衡的時後你是不能還元的‧你只有往下蹲,把“重心”向下移/放回腹部你才能還元,所以你是“偷偷練偷改”,所以是你“臉皮厚”得“不要臉”。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87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一 12月 23, 2013 1:17 am

taichiskiing 寫:你滑雪的技術低落,要進步不難,但是從十分進步到二十分,雖說進步了100%,但是還是“不及格”,不夠水準;“進步”不等於“高級滑雪”。



你說的“重心在胸部”是“錯”的,當然你是不會承認的,但是“頭重腳輕”,所以當你失去平衡的時後你是不能還元的‧你只有往下蹲,把“重心”向下移/放回腹部你才能還元,所以你是“偷偷練偷改”,所以是你“臉皮厚”得“不要臉”。

:)
IS
所以就說你不懂我說的「拉提收縮」是什麼意思,你需要把重心下移才能還原,我可不需要,你看我那三張圖的重心還原哪裏像是把重心下移?

重心下移還原是最笨的方法,所以你也只會這笨方法,難怪那麼多年了,你的饅頭技術還只能卡在重心下移才能還原的方法囉。

什叫靠自身力量做出拉提收縮,當然是把雙腳收回來到重心下方,自然就修正了,這樣不是更方便,我還把重心下移去追雙腳勒,就你還在用這種初級的方法。 :face (50):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88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一 12月 23, 2013 11:18 am

norman 寫:所以就說你不懂我說的「拉提收縮」是什麼意思,你需要把重心下移才能還原,我可不需要,你看我那三張圖的重心還原哪裏像是把重心下移?
我可是沒說用“重心下移”來做“「拉提收縮」”,你把這兩個不同的話題當同一個話題來說是說你兩個話題都不懂,“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那三張圖,“後坐”,實在不敢恭維,你就是因為“重心不穩”人家一張圖你要三張圖來還元,你的轉彎“遲緩”。
重心下移還原是最笨的方法,所以你也只會這笨方法,難怪那麼多年了,你的饅頭技術還只能卡在重心下移才能還原的方法囉。
那可是你的“笨人笨話”,重心下移來保持平衡是滑雪最基本的一個反應,而你不會,你滑雪是不會有“高成就”的‧前面你還說你欣賞這動作,

Technical Reference - YouTube



可惜影片的動作你看不懂,英文看也不懂,“看了白看”‧你知道他們在@0:50~0:59在說什麼嗎?
什叫靠自身力量做出拉提收縮,當然是把雙腳收回來到重心下方,自然就修正了,這樣不是更方便,我還把重心下移去追雙腳勒,就你還在用這種初級的方法。 :face (50):
你連“重心”都不知道在那,你怎麼知道“重心下方”在那?你連基本/初級的“重心下移”來救自己都不會,“拉提收縮”是你“好高騖遠”的追求‧講起來好聽,但是對你這几年只能滑几天的人的技術來說“無補於事”,你不會的還是不會,所以“也沒進步”‧ 初級的方法比較實際。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89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一 12月 23, 2013 11:37 am

taichiskiing 寫:我可是沒說用“重心下移”來做“「拉提收縮」”,你把這兩個不同的話題當同一個話題來說是說你兩個話題都不懂,“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那三張圖,“後坐”,實在不敢恭維,你就是因為“重心不穩”人家一張圖你要三張圖來還元,你的轉彎“遲緩”。



那可是你的“笨人笨話”,重心下移來保持平衡是滑雪最基本的一個反應,而你不會,你滑雪是不會有“高成就”的‧前面你還說你欣賞這動作,

Technical Reference - YouTube


可惜影片的動作你看不懂,英文看也不懂,“看了白看”‧你知道他們在@0:50~0:59在說什麼嗎?



你連“重心”都不知道在那,你怎麼知道“重心下方”在那?你連基本/初級的“重心下移”來救自己都不會,“拉提收縮”是你“好高騖遠”的追求‧講起來好聽,但是對你這几年只能滑几天的人的技術來說“無補於事”,你不會的還是不會,所以“也沒進步”‧ 初級的方法比較實際。

:)
IS
重心下移不是拉提收縮,兩者根本不一樣的動作作,一個是蹲下造成重心下移,一個是把雙腳收縮上來到自己的重心下方,差多了,你把兩個搞混啦。

至於這段影片中的0:50~0:59是Cross-under沒錯,但你滑得出來嗎?我不認為你滑得出來,至於我滑不滑得出來,這次去拍一段來看看不就知了?再說,這個動作跟我說的拉提收縮的動作是不一樣的,所以你把兩者的動作混為一談,自然搞不清楚囉。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90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一 12月 23, 2013 10:33 pm

norman 寫:重心下移不是拉提收縮,兩者根本不一樣的動作作,一個是蹲下造成重心下移,一個是把雙腳收縮上來到自己的重心下方,差多了,你把兩個搞混啦。
還是你自己“搞混啦”?這是我說的,“我可是沒說用“重心下移”來做“「拉提收縮」”,你把這兩個不同的話題當同一個話題來說是說你兩個話題都不懂,“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那三張圖,“後坐”,實在不敢恭維,你就是因為“重心不穩”人家一張圖你要三張圖來還元,你的轉彎“遲緩”。”那個字你看不懂?
至於這段影片中的0:50~0:59是Cross-under沒錯,但你滑得出來嗎?我不認為你滑得出來,至於我滑不滑得出來,這次去拍一段來看看不就知了?再說,這個動作跟我說的拉提收縮的動作是不一樣的,所以你把兩者的動作混為一談,自然搞不清楚囉。
我說的是英文,“Turning effort is led...with the lower body.”可知道為什麼嗎?你連他們在說什麼都不知道,你“不認為我滑得出來”?“Cross-under”,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S turn slow mo - YouTube



等你能拍出我這動作和你“拉提收縮”的時後再談你的技術不遲‧你做不到,“談了白談”。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91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二 12月 24, 2013 12:28 am

taichiskiing 寫:還是你自己“搞混啦”?這是我說的,“我可是沒說用“重心下移”來做“「拉提收縮」”,你把這兩個不同的話題當同一個話題來說是說你兩個話題都不懂,“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那三張圖,“後坐”,實在不敢恭維,你就是因為“重心不穩”人家一張圖你要三張圖來還元,你的轉彎“遲緩”。”那個字你看不懂?



我說的是英文,“Turning effort is led...with the lower body.”可知道為什麼嗎?你連他們在說什麼都不知道,你“不認為我滑得出來”?“Cross-under”,

Taichi Skiing/Flatboarding: S turn slow mo - YouTube


等你能拍出我這動作和你“拉提收縮”的時後再談你的技術不遲‧你做不到,“談了白談”。

:)
IS
唉呦,第一段一時不知該什麼講你,我是說我可沒說「“重心下移”來做“「拉提收縮」”」,你也沒說,但你說了把兩個動作混在一起說,那當然就是你以為有這樣說法,不是嗎?

所以我沒這樣說,你又說你沒這樣說,呀是怎樣,沒事講一句我們兩個都沒說過的話,很混淆耶,真繞舌跟糾結腦筋。

你只有第一個右彎轉左彎是Cross-under,重心是下移了,但你上身反轉太多,限制了你很難像真正連續Cross-under滑下去,所以影片中提到的“Turning effort is led...with the lower body.”也不是像你這樣的動作吧?你的動作不夠effort is led,所以你的第二個左彎換右彎的動作就沒了。換句話說,就是你轉彎的勢頭不夠強勁。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92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二 12月 24, 2013 10:48 am

norman 寫:唉呦,第一段一時不知該什麼講你,我是說我可沒說「“重心下移”來做“「拉提收縮」”」,你也沒說,但你說了把兩個動作混在一起說,那當然就是你以為有這樣說法,不是嗎?

所以我沒這樣說,你又說你沒這樣說,呀是怎樣,沒事講一句我們兩個都沒說過的話,很混淆耶,真繞舌跟糾結腦筋。
看來是你“謊言”說太多了,你已經不知道你曾經說過什麼話了‧

下面的“「拉提收縮」”與“重心下移”又有什麼關係?
norman 寫:所以就說你不懂我說的「拉提收縮」是什麼意思,你需要把重心下移才能還原,我可不需要,你看我那三張圖的重心還原哪裏像是把重心下移?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87

對,“很混淆耶,真繞舌跟糾結腦筋”。
你只有第一個右彎轉左彎是Cross-under,重心是下移了,但你上身反轉太多,限制了你很難像真正連續Cross-under滑下去,所以影片中提到的“Turning effort is led...with the lower body.”也不是像你這樣的動作吧?你的動作不夠effort is led,所以你的第二個左彎換右彎的動作就沒了。換句話說,就是你轉彎的勢頭不夠強勁。
我只是show你做“Cross-under”,沒有要做他們轉的彎,“文不對題”,所以你評也評“錯”,那是“perfect S-turn”,但是你在 “雞蛋裡挑骨頭”,所以也看不見,“瞽盲不視”。

No G turns - YouTube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93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二 12月 24, 2013 11:15 am

taichiskiing 寫:看來是你“謊言”說太多了,你已經不知道你曾經說過什麼話了‧

下面的“「拉提收縮」”與“重心下移”又有什麼關係?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87

對,“很混淆耶,真繞舌跟糾結腦筋”。



我只是show你做“Cross-under”,沒有要做他們轉的彎,“文不對題”,所以你評也評“錯”,那是“perfect S-turn”,但是你在 “雞蛋裡挑骨頭”,所以也看不見,“瞽盲不視”。

No G turns - YouTube


:)
IS
你連我講的話都看不懂,那你什麼能理解我講的呢?

我重標給你看。

NORMAN:所以就說你不懂我說的「拉提收縮」是什麼意思你需要把重心下移才能還原我可不需要,你看我那三張圖的重心還原哪裏像是把重心下移?

看懂了嗎?

原文意思是,你需要把重心下移才能回復平衡。意思就是說我那三張圖沒有重心下移的動作,而我的拉提收縮方法也不是重心下移,而是利用收腳把雙腳拉回到重心之下重新平衡就行了,這是兩種不同的動作。而你一直以為我的拉提收縮就是蹲下的方式,重心下移就是類似蹲下的動作來移動重心,不是嗎?講那麼久你還能搞混,我都不知什麼講了,你不會拉提收縮的動作,卻硬要自己置入想像,我有什麼辦法?

你那個叫“perfect S-turn”,別笑死我了吧?你那頂多只能算是流暢的轉彎動作,離perfect算不上吧?

不是我雞蛋挑骨頭,人家可以利用Cross-under的方式漂亮流暢的下饅頭,你卻不能,這就是問題所在呀!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94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pku » 週二 12月 24, 2013 1:09 pm

norman 寫:唉呦,第一段一時不知該什麼講你,我是說我可沒說「“重心下移”來做“「拉提收縮」”」,你也沒說,但你說了把兩個動作混在一起說,那當然就是你以為有這樣說法,不是嗎?

所以我沒這樣說,你又說你沒這樣說,呀是怎樣,沒事講一句我們兩個都沒說過的話,很混淆耶,真繞舌跟糾結腦筋。

你只有第一個右彎轉左彎是Cross-under,重心是下移了,但你上身反轉太多,限制了你很難像真正連續Cross-under滑下去,所以影片中提到的“Turning effort is led...with the lower body.”也不是像你這樣的動作吧?你的動作不夠effort is led,所以你的第二個左彎換右彎的動作就沒了。換句話說,就是你轉彎的勢頭不夠強勁。
你英文真是差得厲害,那麼簡單的一句話也不明白,他只是說轉動的力量是由下半身出來,即是用腳轉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95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二 12月 24, 2013 1:39 pm

pku 寫:你英文真是差得厲害,那麼簡單的一句話也不明白,他只是說轉動的力量是由下半身出來,即是用腳轉
哦,謝謝解惑,解釋的好。

抱歉,不是跟你抬槓,轉彎不就是用雙腳轉的嗎?這英文說詞實在是.....有說跟沒說一樣...... :laf (0):

不過我是在講這個動作的轉彎作用力方法,然後才用字組去對照這個動作,可能這樣才會有出入。 :face (343):

我直翻是:用下半身努力引導轉彎。但還是覺得有講跟沒講一樣,所以我認為重點在於「努力引導」才對。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二 12月 24, 2013 1:42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skier888
文章: 1962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14, 2010 1:57 pm

#96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skier888 » 週二 12月 24, 2013 2:30 pm

norman 寫:哦,謝謝解惑,解釋的好。

抱歉,不是跟你抬槓,轉彎不就是用雙腳轉的嗎?這英文說詞實在是.....有說跟沒說一樣...... :laf (0):

不過我是在講這個動作的轉彎作用力方法,然後才用字組去對照這個動作,可能這樣才會有出入。 :face (343):

我直翻是:用下半身努力引導轉彎。但還是覺得有講跟沒講一樣,所以我認為重點在於「努力引導」才對。
大師的英文造詣高到我們都需把我們懂的英文忘記,跟大師重新學才能體會大師說言 :face (48):

pku
文章: 3821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30, 2010 1:02 pm

#97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pku » 週二 12月 24, 2013 2:57 pm

norman 寫:哦,謝謝解惑,解釋的好。

抱歉,不是跟你抬槓,轉彎不就是用雙腳轉的嗎?這英文說詞實在是.....有說跟沒說一樣...... :laf (0):

不過我是在講這個動作的轉彎作用力方法,然後才用字組去對照這個動作,可能這樣才會有出入。 :face (343):

我直翻是:用下半身努力引導轉彎。但還是覺得有講跟沒講一樣,所以我認為重點在於「努力引導」才對。
日本滑雪技術主張用上半身帶動轉彎,你不明白不要亂用字眼。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98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二 12月 24, 2013 3:35 pm

skier888 寫:大師的英文造詣高到我們都需把我們懂的英文忘記,跟大師重新學才能體會大師說言 :face (48):
不是英文造詣高,而是對技術的理解不同後,對文字產生的困惑... :tusky (69):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二 12月 24, 2013 3:5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99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norman » 週二 12月 24, 2013 3:44 pm

pku 寫:日本滑雪技術主張用上半身帶動轉彎,你不明白不要亂用字眼。
這是有點小小開玩笑啦,意指哪個人不是用雙腳滑雪? :face (343):

如果以日本來講,我改用「上半身努力引導轉彎」,這樣其實也差不多。一個是強調上下半身分離,一個是強調以上半身帶動下半身轉彎,就某種因素來說,上下半身分離的方式,換刃邊反應速度比較快,也會比較穩定。但上半身帶動下半身轉彎應該是近幾年日本才在推廣的方式,這個方法好是好在轉彎力量大,可以讓彎的半徑較小。各有優點。

但到最後其實應該是不分的,完全看個人的喜好風格。 :face (353):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00 回覆: Medium Radius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三 12月 25, 2013 1:03 am

norman 寫:你連我講的話都看不懂,那你什麼能理解我講的呢?

我重標給你看。

NORMAN:所以就說你不懂我說的「拉提收縮」是什麼意思你需要把重心下移才能還原我可不需要,你看我那三張圖的重心還原哪裏像是把重心下移?

看懂了嗎?
你沒回答我的問題,“下面的“「拉提收縮」”與“重心下移”又有什麼關係?”而你“不需要把重心下移”是因為你“後坐”“沒有重心”,所以“兩個彎”以後,不能平衡,也不能繼續滑,

兩個彎 - YouTube



那麼簡單的饅頭坡還滑成那麼緊張的樣子,你“不重心下移”的技術也不怎麼樣‧“人家可以利用Cross-under的方式漂亮流暢的下饅頭,你卻不能,這就是問題所在呀!”

Technical Reference - YouTube


原文意思是,你需要把重心下移才能回復平衡。意思就是說我那三張圖沒有重心下移的動作,而我的拉提收縮方法也不是重心下移,而是利用收腳把雙腳拉回到重心之下重新平衡就行了,這是兩種不同的動作。而你一直以為我的拉提收縮就是蹲下的方式,重心下移就是類似蹲下的動作來移動重心,不是嗎?講那麼久你還能搞混,我都不知什麼講了,你不會拉提收縮的動作,卻硬要自己置入想像,我有什麼辦法?
你那三張圖是從“兩個彎”的影片剪出來的,不是“拉提收縮”,只是普通的轉彎,點杖,up-unweighting,轉彎,(不能繼續轉)繼續前滑/traverse三個包,點杖轉下一個彎,你太慢了,趕不上真正“拉提收縮”的節奏,你的“拉提收縮”是“假”的‧當然你要繼續“騙自己”,請便,你有特權失敗,做你的“白痴”。
你那個叫“perfect S-turn”,別笑死我了吧?你那頂多只能算是流暢的轉彎動作,離perfect算不上吧?
沒錯,這個彎,平穩、快速而沒有多餘的動作,沒有“拙力”,是很完美的彎,但是你“知識、技術、經驗三缺”,你是沒有本錢來欣賞這種高級滑雪的美姿‧你小知小人不笑,我的滑雪還沒上道。
不是我雞蛋挑骨頭,人家可以利用Cross-under的方式漂亮流暢的下饅頭,你卻不能,這就是問題所在呀!
你不能滑他和我的動作,你是在“雞蛋挑骨頭”,而他滑的也不是“下饅頭”的影片,所以是你不會看影片、不會滑,你的問題是你“不知所云”,你就繼續做你的小知小人吧。

:)
IS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