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的站法

管他是好咖還是怪咖,只要是咖就能發言,有任何技術問題,在此討論就對啦。

版主: norman

回覆文章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 滑雪的站法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一 2月 16, 2009 9:33 pm

(原題: DIY 雪靴鞋墊),我想這個主題在這裡討論比較恰當,所以移植之。
norman 寫:taichiskiing兄:

好久不見。:face (328):
好久不見,也一個遲來的恭喜你作了新爸爸。
順帶一提我個人的小小看法。

我的看法跟您有一點點出入。

因為在做up-down時,如果整個重心不是垂直上下的話,自然就感覺不到小腿脛骨壓到鞋舌,這肯定是後坐,
也不盡然,有些新派的carvers主張不用鞋舌的壓力(cuff neutral)來刻滑(carving)。但是我認為這種滑法要求太高。要是用的不得法,很容易變成後坐。最明顯的滑雪後坐的徵象就是滑雪時腳跟著地。
所以在up時,脛骨的壓力會鬆開鞋舌,在做down時,脛骨的壓力就會落在鞋舌上。
重心垂直上下是一個很高深的學問。一般人要把重心向下移就蹺個屁股,因此反而在實際上把重心向後移了--backseated--壓緊鞋舌解決這個問題。像你說的用力方式你一定是用腳來支持你的重心,而壓緊鞋舌升高你的支持點,所以降低了你的重心,同時,這也是很好休息你大腿的方式。
如果過度不自然去壓鞋舌時,反而會因為重心偏重於腳前掌,這樣反而不利於達到steering的自然動作的要求。
壓鞋舌是使用/應用雪靴的物性/彈性。事實上越陡的坡鞋舌需要壓的越緊才能正確的作steering or carving,我懷疑你會壓的過緊。
但是,我們可以練習做到,在滑雪進行間,我們可以選擇重心垂直落在腳前掌,或是腳後跟,也可以做到重心垂直落在腳心窩正中間,各有優缺點,如在滑一邊大轉時,重心垂直落在腳前掌,滑起來會較穩定。在滑小轉時重心落在腳後跟時會比較靈活漂動,在滑carving時重心垂直落在腳心窩〈這個壓力可以延伸到腳前掌到腳跟形成一條線面壓力〉,就會覺得控制起來極穩定。當然,各種轉彎也是可以依這種壓力的移動而在不同的地形做變化,這樣可以讓自己更省力氣而不費力的輕鬆滑雪。

這是我的看法及使用的方式囉。:wawavillage (41):
不錯,滑雪的力量是活的,轉大彎/卡邊用腳板心,轉小彎用腳跟前緣(永泉穴),但是你仍然需要壓緊鞋舌才能正確的操作那些技術。

'later,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2 回覆: 滑雪的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二 2月 17, 2009 11:26 am

taichiskiing 寫:

好久不見,也一個遲來的恭喜你作了新爸爸。


謝謝啦。每天看著兒子長大的樣子,有時抓狂有時幸福,還好幸福佔大多囉。:wawavillage (41):
taichiskiing 寫:也不盡然,有些新派的carvers主張不用鞋舌的壓力(cuff neutral)來刻滑(carving)。但是我認為這種滑法要求太高。要是用的不得法,很容易變成後坐。最明顯的滑雪後坐的徵象就是滑雪時腳跟著地。
嗯,有同感,我對後座的定義是,只要是重量壓在腳後跟心的後方就是後座了,但一般人在滑時可能很難仔細體會這差異,您說的重心壓在腳後跟前的永泉穴,這是正確的壓力點位置,重心放在這個位置上有利於滑鬆雪。
taichiskiing 寫:重心垂直上下是一個很高深的學問。一般人要把重心向下移就蹺個屁股,因此反而在實際上把重心向後移了--backseated--壓緊鞋舌解決這個問題。像你說的用力方式你一定是用腳來支持你的重心,而壓緊鞋舌升高你的支持點,所以降低了你的重心,同時,這也是很好休息你大腿的方式。
是呀,不這樣滑,挺累的耶,尤其是我這種長期坐辦公室的人而言。 :o nion (36):

一般人之所以會習慣性蹺屁股,是因為沒有彎曲腳踝關結的習慣(就是小腿跟腳掌的關結),以為雪鞋蠻硬,加上鞋筒已扣很緊,就疏忽到其實踝關結還是可以維持作用,只是不知如何做而已,這是一種習慣性的問題,平常做是沒問題,但上了雪場,面對速度跟坡度及轉彎應有的使用時機點不對時,就不可能能有效做到這種重心垂直上下的動作了。這是我的看法。
taichiskiing 寫:壓鞋舌是使用/應用雪靴的物性/彈性。事實上越陡的坡鞋舌需要壓的越緊才能正確的作steering or carving,我懷疑你會壓的過緊。
嗯,我的雪鞋有些問題,使我無法有效應用踝關結彎曲,太硬及彈性太差,這很容易造成我的脛骨壓鞋舌太用力,尤其是在高速及陡坡時,扣太緊時,我的脛骨就會因為這壓力而痛到腫起來,扣太鬆只好靠自己功力底子囉。

其實只要重心垂直在腳板窩心,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還能更輕鬆許多呢。
taichiskiing 寫:不錯,滑雪的力量是活的,轉大彎/卡邊用腳板心,轉小彎用腳跟前緣(永泉穴),但是你仍然需要壓緊鞋舌才能正確的操作那些技術。

'later, :)
IS
嗯嗯,適當適時的利用壓鞋舌的頻率及力道,但這個對目前的我,功力還不太行,還需要再多多練習,尤其是要控制到重心是垂直壓在腳前掌後面一點點,還是腳板窩心,還是腳跟前面一點點的永泉穴,這些要到控制自如離我還有相當遠的距離,再加上下次再到雪場滑時,我想開始著手強化自己down unweighting的技術。

下面是我跟我老婆去年五月在奧地利拍的影片,請教一下,我跟我老婆的技術給人看起來如何呢?雖然這只是在綠線拍而已,但從中應該能看到一些東西來吧?:face (341):

2008年小短片 on Yahoo! Video
[media]http://video.yahoo.com/watch/2516260/7649306[/media]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taichiskiing
文章: 3756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3 回覆: 滑雪的站法

文章 taichiskiing » 週三 2月 18, 2009 11:21 pm

norman 寫: 下面是我跟我老婆去年五月在奧地利拍的影片,請教一下,我跟我老婆的技術給人看起來如何呢?雖然這只是在綠線拍而已,但從中應該能看到一些東西來吧?:face (341):

2008年小短片 on Yahoo! Video

滑的不錯啊,很安穩,姿勢也很正確,:face (332):只是有點不夠活耀(not dynamic enough)。不過那也不可厚非,像你一年只能滑這幾天雪,能滑到這樣是很不錯的了,繼續加油呀。還有,當你過旗的時候可以用臀部多擠一點(more angulation)。你轉小彎後兩塊雪板尖有點分開,那是說你的內腳(inside ski)用力不夠,需要注意一點。你老婆滑的跟你差不多,同一級的,不錯呀!

再聊, :)
IS

頭像
norman
文章: 13087
註冊時間: 週三 9月 24, 2008 8:55 pm

#4 回覆: 滑雪的站法

文章 norman » 週四 2月 19, 2009 12:02 pm

taichiskiing 寫:滑的不錯啊,很安穩,姿勢也很正確,:face (332):只是有點不夠活耀(not dynamic enough)。
謝謝。

我有把動作簡化一些,但我想,如果在紅黑線上拍的話,應該就能更dynamic。但我也想試試在紅黑線上是否還能像在綠線上做出一樣的方式的大轉彎。

我在滑大轉時,是有刻意要做出某些動作及表現。

如入彎時要縮短重心轉換時間及提早完成angulation的姿勢,所以我的up的動作變很小,這樣才能一下就進入完成down的動作。

主要用意是要訓練「彈」的應用,及利用平衡站姿的姿勢去平衡反作用力,讓反作用力平穩,而不是要降低更多的反作用力,也沒有要利用反作用力來增加刻轉的力量。

在轉彎中則是在練力量的微調控制。如steering時,要輕而穩定,利用雪板的鋼邊特性再加一點steering的力量來進行轉彎,這個最大的好處是能很快的加強動作力量的控制,微量控制都沒問題,那使用真正的高力量控制時會更加迅速而有效。這也是為何我能進步很快的原因。

而我教我老婆則是用比較正規的方法,就是在入彎時要慢而持續做出down的動作,這樣可以加強她的steering控制。她從全身壞動作一堆的全制動到您看到的這個併腿點杖的動作,大概在雪場上練了三天就達到了。只要達到這個動作要求,幾年後再重新上雪場滑時,她一定會驚訝於她的進步速度會變成神速拉上來。這是她目前還不能體會到我的目的。我也很好奇幾年後再上雪場滑的第二天會是什樣的程度呢。
taichiskiing 寫:還有,當你過旗的時候可以用臀部多擠一點(more angulation)。
嗯,您說的對,重力轉移的不夠利落,所以有點山傾。
taichiskiing 寫:你轉小彎後兩塊雪板尖有點分開,那是說你的內腳(inside ski)用力不夠,需要注意一點。
嗯,這個部份我還在持續加強,重心的力量平均分配還不夠,內側腳的部份得再多到雪場上練習才行,只要重心平衡力量夠了時,內側腳的力量自然就能再增加上去,讓兩隻雪板能同時力量轉動,那時小轉就會更有力量了。
taichiskiing 寫:你老婆滑的跟你差不多,同一級的,不錯呀!

再聊, :)
IS
她的動作,我還蠻自豪的說,短短三天就能進入接近標準的timing及動作轉彎,只要看得懂她這動作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自然就會知道她已經突破不少人很難突破的瓶頸了。:face (341):
目前總滑天數80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face (292): :face (292): :face (292):

滑雪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