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也一個遲來的恭喜你作了新爸爸。norman 寫:taichiskiing兄:
好久不見。:face (328):
也不盡然,有些新派的carvers主張不用鞋舌的壓力(cuff neutral)來刻滑(carving)。但是我認為這種滑法要求太高。要是用的不得法,很容易變成後坐。最明顯的滑雪後坐的徵象就是滑雪時腳跟著地。順帶一提我個人的小小看法。
我的看法跟您有一點點出入。
因為在做up-down時,如果整個重心不是垂直上下的話,自然就感覺不到小腿脛骨壓到鞋舌,這肯定是後坐,
重心垂直上下是一個很高深的學問。一般人要把重心向下移就蹺個屁股,因此反而在實際上把重心向後移了--backseated--壓緊鞋舌解決這個問題。像你說的用力方式你一定是用腳來支持你的重心,而壓緊鞋舌升高你的支持點,所以降低了你的重心,同時,這也是很好休息你大腿的方式。所以在up時,脛骨的壓力會鬆開鞋舌,在做down時,脛骨的壓力就會落在鞋舌上。
壓鞋舌是使用/應用雪靴的物性/彈性。事實上越陡的坡鞋舌需要壓的越緊才能正確的作steering or carving,我懷疑你會壓的過緊。如果過度不自然去壓鞋舌時,反而會因為重心偏重於腳前掌,這樣反而不利於達到steering的自然動作的要求。
不錯,滑雪的力量是活的,轉大彎/卡邊用腳板心,轉小彎用腳跟前緣(永泉穴),但是你仍然需要壓緊鞋舌才能正確的操作那些技術。但是,我們可以練習做到,在滑雪進行間,我們可以選擇重心垂直落在腳前掌,或是腳後跟,也可以做到重心垂直落在腳心窩正中間,各有優缺點,如在滑一邊大轉時,重心垂直落在腳前掌,滑起來會較穩定。在滑小轉時重心落在腳後跟時會比較靈活漂動,在滑carving時重心垂直落在腳心窩〈這個壓力可以延伸到腳前掌到腳跟形成一條線面壓力〉,就會覺得控制起來極穩定。當然,各種轉彎也是可以依這種壓力的移動而在不同的地形做變化,這樣可以讓自己更省力氣而不費力的輕鬆滑雪。
這是我的看法及使用的方式囉。:wawavillage (41):
'later, :)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