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縮釋壓法
版主: norman
#4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幫你看了,這個斜坡也算適合練習,你這動作是有問題的,你有收腳是沒錯,但是你的內側腳沒有收,只是當作立足點支撐住而收外側腳而已,只能說你整個重心大部份都在內側腳,這實際應用在雪場上是會有很大的問題的。如果你注意看你自己的動作時,在你收腳時,把你的手指頭放在你的腰帶上,你就會發現你整個身體是往上升,而不是不動不上不下的。lelo 寫:喔!改好了!
.
另外你的上半身動作也不行,你的上半身要先練跟腳同向轉彎,髋骨也沒轉動,在轉彎時,整個身體是直的。
坦白講,我還是真心希望你來跟我學習一下,根本就不用好幾個月,一個月之內就能讓你的動作改善很多了。
貼我的影片給你看,直接看最後兩個動作,把手指頭指在我的腰帶位置不要動,然後讓影片繼續播放,你就會發現我的上半身是不會上下移動的。
20150501直排輪測試滑雪動作 - YouTube
另外這段送你看了,這是兩年前剪好放上去的影片,從來沒想讓人看,如果你把這動作練起來,先在家練熟,然後自己用直排輪練看看,轉彎就是這麼輕鬆而已,上半身跟直排輪保持一致,動作出來就能直接轉彎了,哪需要你這麼費力。

YouTube
#5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路面有點滑,我不想像上次那樣摔斷手了!norman 寫:幫你看了,這個斜坡也算適合練習,你這動作是有問題的,你有收腳是沒錯,但是你的內側腳沒有收,只是當作立足點支撐住而收外側腳而已,只能說你整個重心大部份都在內側腳,這實際應用在雪場上是會有很大的問題的。如果你注意看你自己的動作時,在你收腳時,把你的手指頭放在你的腰帶上,你就會發現你整個身體是往上升,而不是不動不上不下的。
既然你有看出我在收腳,表示你看懂了!那我任務結束了!
#6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問題是那動作用處很低呀lelo 寫:路面有點滑,我不想像上次那樣摔斷手了!
既然你有看出我在收腳,表示你看懂了!那我任務結束了!


#7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我比較會這樣滑,伸展釋壓法就是學不起來 ....norman 寫:問題是那動作用處很低呀,路面有點滑還是可以做的,我那貼的那影片路面也是有些滑,但我該有的動作還是有呀。
![]()
#8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如果你的主重心是放在外側腳,這是還OK的,但像現在轉彎時幾乎都放在內側腳,而內側腳是伸展的動作,這就很不OK了,會很難控制速度,還平白浪費了至少六成以上的力氣。lelo 寫:我比較會這樣滑,伸展釋壓法就是學不起來 ....
如果你的重心保持在外側腳,其實你這個動作算是伸展釋壓的滑法,除非你的內側腳有辦法在變換轉彎時也是做收腿轉彎,這樣才會變成收縮釋壓的滑法。
所以你還是搞不清楚兩者的差別,要是弄清楚的話,就比較不會練些似是而非的動作了。另外你這個動作跟我十年前提的方法,其實是一樣的。不信你看。
你從1分43秒那裏開始看,你的動作練順了,重心放在外側腳時,就是這樣的動作了。現在有你自己拍的影片,再來看我的影片,是不是容易看懂了,你心想的動作跟你實際的動作是有差距的。
2010年直排傳統練習總結 - YouTube
你再看這段一遍,我的左腳/外側腳是不是收縮上來,右腳是站起來,所以以腰帶為中心,是不是整個身體都上升了,這就是伸展縮壓的動作。
諾曼心法 04樓梯第一階段練習法 - YouTube
#9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你 1:43 就開始在亂甩!根本沒彎膝蓋保持重心高度不變。norman 寫: 你從1分43秒那裏開始看,你的動作練順了,重心放在外側腳時,就是這樣的動作了。現在有你自己拍的影片,再來看我的影片,是不是容易看懂了,你心想的動作跟你實際的動作是有差距的。
另外你前面說的我上半身高度有變化,那是因為滑完了我開始站起來。
那條車道很短,扣掉前面的加速跟後面的煞車,我只能轉幾個彎。
.
最後由 lelo 於 週日 11月 08, 2015 12:12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10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雖然我不懂直排輪,不過見你經常望著你前面三尺的地面,這習慣無論什麼運動,都是有點不妥。lelo 寫:你 1:43 就開始在亂甩!根本沒彎膝蓋保持重心高度不變。
另外你前面說的我上半身高度有變化,那是因為滑完了我開始站起來。
那條車道很短,扣掉前面的加速跟後面的煞車,我只能轉幾個彎。
#11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我滑雪不會這樣啦!pku 寫:雖然我不懂直排輪,不過見你經常望著你前面三尺的地面,這習慣無論什麼運動,都是有點不妥。
那邊不是正規道路,狀況不好。颱風過後,又有些泥印。
像人孔蓋、車輪泥印這些東西,還是避開比較好。
#12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我給你看的影片是早期我在做伸展釋壓的動作,怎麼可能重心的高度不變?只是那時候的伸展釋壓還沒有正確傾的動作而已,這嗎裏亂甩,你真要亂甩做出這個動作也做不出來,不信你自己拍一段來甩甩看?就叫你把你的食指放在你的影片腰帶上不動而讓影片繼續放,這點小小檢視動作的方式也不去做。所以我幫你畫,是不是很明顯?所以我說你現在這個動作是伸展釋壓的動作,只是你認為你縮了外側腳就是收縮釋壓的動作,這是錯的。lelo 寫:你 1:43 就開始在亂甩!根本沒彎膝蓋保持重心高度不變。
另外你前面說的我上半身高度有變化,那是因為滑完了我開始站起來。
那條車道很短,扣掉前面的加速跟後面的煞車,我只能轉幾個彎。
.
我再貼下面這段,這裏面有伸展釋壓跟收縮釋壓的動作,不信你把你的手指放在你的螢幕上,我的影片的腰帶上不要移動,然後讓影片繼續播放我的動作,是不是如我所說的。
不然用你的滑鼠指標指在我的腰帶上也行,從23秒開始看,一個伸展兩個收縮。
20150501直排輪測試滑雪動作 - YouTube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日 11月 08, 2015 12:3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13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這麼一點點起伏也在計較,又不是在蓋房子。norman 寫:我給你看的影片是早期我在做伸展釋壓的動作,怎麼可能重心的高度不變?只是那時候的伸展釋壓還沒有正確傾的動作而已,這嗎裏亂甩,你真要亂甩做出這個動作也做不出來,不信你自己拍一段來甩甩看?就叫你把你的食指放在你的影片腰帶上不動而讓影片繼續放,這點小小檢視動作的方式也不去做。所以我幫你畫,是不是很明顯?所以我說你現在這個動作是伸展釋壓的動作,只是你認為你縮了外側腳就是收縮釋壓的動作,這是錯的。
不過我要澄清一點,上半身不起伏是可能縮釋壓法的練習要點,但不是鐵律。基本上你只要不做 unweighting(不管是 up 或 down) ,就算是可能縮釋壓法了!
#14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這不用澄清,就是一點點也要計較,因為起伏一點點跟不起伏這是完全兩種不同的動作,而如果不做unweighting,這是一種迷思的講法,別在un不unweighting,這些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動作。lelo 寫:這麼一點點起伏也在計較,又不是在蓋房子。
不過我要澄清一點,上半身不起伏是可能縮釋壓法的練習要點,但不是鐵律。基本上你只要不做 unweighting(不管是 up 或 down) ,就算是可能縮釋壓法了!
即然是兩種不同的動作,加上什麼動作都不做的上半身不起伏,這是有差別的。上半身看起來完全不起伏,可能是做收縮釋壓,也可以是不做up不做down,但這什麼都不做,還是屬於伸展釋壓的動作,就在於你的眼力有沒有到那個程度看得出來而已。
#15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另外補充一下,在做收縮釋壓的動作時,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上身會上升,就是做極致的刻滑轉彎,雙腳收起來所需要的高度也不夠時,就需要上身升起一些高度來容許雙腳換邊,但這個升起的動作不是雙腳用力撐跳起來換邊,而是已經換另一邊鋼邊時,伸展雙腳加壓時把上升撐上來,這時看起來像是伸展釋壓的動作,其實不是,所以這就需要眼力來判斷了。norman 寫:這不用澄清,就是一點點也要計較,因為起伏一點點跟不起伏這是完全兩種不同的動作,而如果不做unweighting,這是一種迷思的講法,別在un不unweighting,這些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動作。
即然是兩種不同的動作,加上什麼動作都不做的上半身不起伏,這是有差別的。上半身看起來完全不起伏,可能是做收縮釋壓,也可以是不做up不做down,但這什麼都不做,還是屬於伸展釋壓的動作,就在於你的眼力有沒有到那個程度看得出來而已。
#16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我都說我在滑可能縮釋壓法了!你一直在談收縮釋壓法,要不要另開一個討論串?norman 寫: 即然是兩種不同的動作,加上什麼動作都不做的上半身不起伏,這是有差別的。上半身看起來完全不起伏,可能是做收縮釋壓,也可以是不做up不做down,但這什麼都不做,還是屬於伸展釋壓的動作,就在於你的眼力有沒有到那個程度看得出來而已。
#17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問題是,你那個連縮都不是呀......lelo 寫:我都說我在滑可能縮釋壓法了!你一直在談收縮釋壓法,要不要另開一個討論串?

我也說過你那是伸展釋壓的動作,我又沒阻止你練伸展釋壓的動作,只是讓你明白伸展跟收縮的外觀動作差別而已,趁現在知道問題就趕快改一改才是要緊的事,不然下個月去八天還用這樣的方式滑,就等於白白浪費你練六天了。
你現在只要改一個地方就行了,不要刻意面谷也不要轉動上半身,就跟著直排輪指向同方向就行了。這個修正才是對目前你的動作最有幫助的。
#18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就說可能縮嘛!norman 寫:問題是,你那個連縮都不是呀......![]()
可能縮釋壓法是不考慮面谷或不面谷的問題的,一切隨意!而且我這次滑不好,頂多再去滑一次就行,不怕浪費時間,你不用擔心。
#19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我只是覺得即然要用心進步,何不先聽進對的方法,至少先試試他人講的方法,覺得有優點就撿起來用,這比自己突發奇想的好,不然好歹也參考一下他人的方式及說法,也勝過繼續練錯誤的動作的好。lelo 寫:就說可能縮嘛!
可能縮釋壓法是不考慮面谷或不面谷的問題的,一切隨意!而且我這次滑不好,頂多再去滑一次就行,不怕浪費時間,你不用擔心。
不過也好,你這個方法雖然浪費力氣了點,但黑線有饅頭的,你應該下的去,但鬆雪應該不行,因為你的重心在轉彎時大多都壓在內腳上,很容易卡到雪板翻下山,這點你應該列入考量一下。
另外我記得,你的滑雪天數好像要超過我了?還是已經超過了?我記得五年前你就超過三十天了?難道進步快點不好嗎?
#20 回覆: 可能縮釋壓法
算一下好了norman 寫: 另外我記得,你的滑雪天數好像要超過我了?還是已經超過了?我記得五年前你就超過三十天了?難道進步快點不好嗎?
韓國 --- 0.5 天
上越國際 --- 3 天
白馬 ---- 7 天
志賀 ---- 5 天
苗場 ---- 3 天
萬座 --- 3 天
白馬 --- 5 天
2013 志賀 --- 8 天
2014 野澤 --- 5 天
2015 苗場 --- 6 天
2015 安比 --- 3.5 天
合計 49 天,你滑了幾天?
.
最後由 lelo 於 週一 11月 09, 2015 10:20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