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計算耶,看您要從我心法大成時開始計算,還是從我還在研究時計算,如果是從我的樓梯練習法的心法第一步大成開始計算的話,剛好是從2006年開始練。到現在大概是150個小時左右吧?:face (353):skier666 寫:那你練了幾個小時?
窄姿站法
版主: norman
#101 回覆: 窄姿站法
#102 回覆: 窄姿站法
skier666兄:norman 寫:沒計算耶,看您要從我心法大成時開始計算,還是從我還在研究時計算,如果是從我的樓梯練習法的心法第一步大成開始計算的話,剛好是從2006年開始練。到現在大概是150個小時左右吧?:face (353):
我順便貼一下我之前剪的影片,您可以從中看出,我的動作剛好是在2005年的澳地利跟2006年的日本苗場是個分界點。
2006年在去苗場前兩週,我剛好成功研究完成我的樓梯練習法第一步。2006年去澳洲前一個月,剛好完成第二步。到2007年初才真正完善我的家裏練習法。然後2007年滑雪回來後就幾乎不再練家裏練習法了,因為對我已無效了。而心法最後結果則是在2008年,一舉進入down-unweight正確的第一步。
norman 2004~2006 歷年回顧影片 on Yahoo! Video
[media]http://video.yahoo.com/watch/84677/1692223[/media]
#103 回覆: 窄姿站法
norman 寫: 這就要看你什麼計算了,練對的話,練一個小時等同滑雪日一天。
norman 寫:
目前總滑天數54天。繼續累積中...我想滑雪。
norman 寫:沒計算耶,看您要從我心法大成時開始計算,還是從我還在研究時計算,如果是從我的樓梯練習法的心法第一步大成開始計算的話,剛好是從2006年開始練。到現在大概是150個小時左右吧?:face (353):
這樣算,加起來你滑雪天數有 200 天了。
#104 回覆: 窄姿站法
這個動作你做的出來嗎?norman 寫:
依您這樣的解釋,下面這段短片第一個彎就是半制動囉。而我跟Therusty對半制動的看法,最大的重點是,在起彎時,雙雪板呈現出一個「V」字型,這是便是半制動了,而不是用單用外側腳先啟動,內側腳再靠近來的方式來評看的。所以你這個說法,我光要找到類似單用外側腳先啟動的併腿滑就能找到一堆來證明了,我相信對那些人來說他們是滑半制動,應該是沒有一個人會服的吧?
Default.flv video by normankiss - Photobucket
-
- 文章: 3756
- 註冊時間: 週六 2月 07, 2009 10:28 pm
#105 回覆: 窄姿站法
這又是你的一個好高騖遠的一個想法‧嚴格說來,一般滑雪是沒有小轉刻轉這個技術的‧一般有腰身的雪板其“腰身”的形狀是它刻滑弧度一部份,所以指定了它能刻轉最小的弧度—所謂turn radius—要是你想轉更小一點的彎,你一定要skid,你要是skid,你己經不在刻滑了‧而你要是真的能滑到它最小的轉彎,你是在純刻,要是你跟著刻滑的路線走,你己經不是在小轉了‧所以實際的小轉刻轉是不存在的。norman 寫:我那一段是在嚐試滑小轉刻轉,因為刻轉在這麼慢的速度上,很難把握重心轉換,所以從影片中可得知,我的小轉刻轉實在滑得很爛,這也是這次去要順便改善的地方。
不是說你還在滑半制動,而是說你的平行滑雪還有半制動的成份在裡面,所以你的平行滑雪還不夠“純”。滑刻轉跟一般大轉,基本使用的多少有差異吧?所以我的小刻轉是失敗的,所以我也不介意放上來囉。但只因為我的小刻轉滑得失敗就指我是滑半制動,真不能接受耶。
所以,以你說的,我的大轉彎沒有失敗,沒有半制動,自然就是沒有半制動囉,對吧?一般要看是不是半制動,應該是以大轉彎來判斷會比較客觀一點,如果大轉滑得不錯,因小轉滑得不好又變成半制動,那就判斷是半制動,還可小服一點,而我裏面四段是在嚐試做大轉、小轉,大刻(有點失敗)、小刻(蠻失敗的),總不能因我的小刻蠻失敗就說我還在滑半制動吧?
前面說過,old school跟new school的差別不只是外在的滑法、形狀不一樣,而內在體內用力的方法也不互補,那是說你一次只能做一種而不能兩種混起來做;old school的滑法是skidding parallel turn而new school的滑法是carving turn,但是,你要carve你就不能skid,而你用skid開始你的轉彎你就不能/不可能carve;所以你是不能從“old貫穿到new”的。所以囉,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從old貫穿到new,就像我說我的up unweight變到極致時,稍變一下,就自然升級進化到down unweight,這是一般人永遠無法想像的事的。:face (341):
Both up unweight and down unweight都己經存在很久了,所以你的“一般人永遠無法想像的事的”是你自己自以為厲害的結論。
一up、二down,難以想像什麼是第三階段了,in the middle/不unweight?這我倒是要看看‧再二天就出門滑雪了,恭喜啦!我只能說up unweight所要求的平衡練起來後,拿這平衡做基礎,就能馬上進入down unweight,然後學另一個平衡,當兩者的平衡要點都修完成後,就會相互補齊,到時就會進化到我想像中的第三階段了,我只知會很強,但能強到什麼程度,我就不知道了,等我再累積十五到二十個滑雪日,到時候拍就知道了,我也很好奇囉。:face (334):
Have fun, :)
IS
#106 回覆: 窄姿站法
這樣算也ok啦。不過一般還是算在滑雪場的滑雪日,因為很多都不相信在家裏練習有效。但如果也算進去的話,也是有很多人嚐試skate...之類練習,所以謂的夏季練習,那些人的累積天數可能就更驚人了,不是嗎?:face (343):skier666 寫:這樣算,加起來你滑雪天數有 200 天了。
ps.不過饅頭跟鬆雪這種東東,我也沒有辦法在家裏練習,只能靠到雪場去累積經驗囉。
應該勉強做得出來,但我沒真正實際拍過在正式的旗間,所以我不知道囉。skier666 寫:這個動作你做的出來嗎?
您總不會把我那2008年那段五歲以下小朋友在玩的旗門也算進去吧?那個旗門跟旗門之間距離太近了,不像我2006年在澳洲玩過的旗門距離長度那麼剛好,可以讓我在第三個彎後就能加速上去了。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二 2月 23, 2010 5:1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107 回覆: 窄姿站法
好吧,我只是想嚐試做下面這段影片的動作,顯然我還差得很遠。:face (334):taichiskiing 寫:這又是你的一個好高騖遠的一個想法‧嚴格說來,一般滑雪是沒有小轉刻轉這個技術的‧一般有腰身的雪板其“腰身”的形狀是它刻滑弧度一部份,所以指定了它能刻轉最小的弧度—所謂turn radius—要是你想轉更小一點的彎,你一定要skid,你要是skid,你己經不在刻滑了‧而你要是真的能滑到它最小的轉彎,你是在純刻,要是你跟著刻滑的路線走,你己經不是在小轉了‧所以實際的小轉刻轉是不存在的。
Default_0.flv video by normankiss - Photobucket
[media]http://s449.photobucket.com/albums/qq21 ... ault_0.flv[/media]
了解。這次去應該就改善了。taichiskiing 寫:不是說你還在滑半制動,而是說你的平行滑雪還有半制動的成份在裡面,所以你的平行滑雪還不夠“純”。
我說的是某個位置的平衡性要求,不是技術要求...taichiskiing 寫:前面說過,old school跟new school的差別不只是外在的滑法、形狀不一樣,而內在體內用力的方法也不互補,那是說你一次只能做一種而不能兩種混起來做;old school的滑法是skidding parallel turn而new school的滑法是carving turn,但是,你要carve你就不能skid,而你用skid開始你的轉彎你就不能/不可能carve;所以你是不能從“old貫穿到new”的。
Both up unweight and down unweight都己經存在很久了,所以你的“一般人永遠無法想像的事的”是你自己自以為厲害的結論。

這兩者在做動作的平衡點要求不同,但可互補。
我也好奇呀,但應該不是您現在想像中的這個,也許這次去會有一些端兒出現,要拍才知道,因為我有開始融合的現象了。但最終動作還是以義式示範片內的動作方式為主,這個應該看得出來跟csia、pmts、psia...的滑法風格有差別吧?taichiskiing 寫:一up、二down,難以想像什麼是第三階段了,in the middle/不unweight?這我倒是要看看‧再二天就出門滑雪了,恭喜啦!
Have fun, :)
IS
謝謝啦,看我兩年沒滑雪會不會退步囉,但我有預感會更進步的。:laf (13)::sea (17):
#108 回覆: 窄姿站法
我猜 norman 把術語搞錯了。我很懷疑他的down-unweight是不是retraction , flexing 之類的。如果是的話,那麽就好笑了。
#109 回覆: 窄姿站法
如果你做的出來,這解決你許多的問題。你不會再半制動,反板轉彎也指日可待。。。。自然升級進化到9級,這是一般人永遠無法想像的事的。norman 寫:、
應該勉強做得出來,但我沒真正實際拍過在正式的旗間,所以我不知道囉。
#110 回覆: 窄姿站法
應該不會才是。:bernardbear (29):skier666 寫:我猜 norman 把術語搞錯了。我很懷疑他的down-unweight是不是retraction , flexing 之類的。如果是的話,那麽就好笑了。
up-unweight是向上,down-unweight是向下,兩種進行的方向有點不一樣,這點之前太極兄有解釋給我聽過了。
我嚐試簡單的說說看,如果不是的話,就說一聲囉。
up-unweight的動作,在橫越變換重心時,上半身會向上移動,板頭不會立即向下前進。
down-unweight的動作,則是在橫越變換重心時,上半身保持不動,但板頭會立即直接向下前進。
#111 回覆: 窄姿站法
等我的down-unweight進階到第三階時,這個就簡單了。skier666 寫:如果你做的出來,這解決你許多的問題。你不會再半制動,反板轉彎也指日可待。。。。自然升級進化到9級,這是一般人永遠無法想像的事的。

#112 回覆: 窄姿站法
這個不是 down-unweight。norman 寫:
down-unweight的動作,則是在橫越變換重心時,上半身保持不動,但板頭會立即直接向下前進。
如何做?
什麽是板頭?
#114 回覆: 窄姿站法
不然我講的是什麼?:20070217220246:skier666 寫:這個不是 down-unweight。
如何做?
什麽是板頭?
不然看太極兄的說法好了。我是覺得我的說法跟太極兄的說法蠻像的耶,不然就是中文用法有問題吧?我只是想把外觀很直覺得說出來而已。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14
我覺得我的說法跟太極兄蠻像的,但在操作上好像有些不同,不如等我拍段只認是down-unweight的動作,來看我的影片動作討論,也許比較容易弄清楚我們的講法是差在哪裏囉。
最後由 norman 於 週二 2月 23, 2010 3:26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116 回覆: 窄姿站法
Unweighting/去重, 是針對全身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而言。這你說過同意我的解釋。
如果 up-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上移,那麽down-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下移
另外縮回雙腳與 蹲下來 是不同的。
縮回雙腳是retraction 或是flexion 不是 down-unweight
這些所有的作用不過是 "release"((解除,解化)是針對雪板與地面的關係而言)罷了。
這 [url="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d.php?t=235" [分享]White Pass Turns[/url]也是在練 release. 你看得出差別在那?
你對滑雪一支半解,還老是喜歡辨:face (6):
如果 up-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上移,那麽down-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下移
以上這段只有這與unweigh有關。norman 寫:
Down unweighting:先蹲好預備。先點杖(雪杖點到雪面)→用上半身輕撐雪杖,再把雙腳側向伸展出去(上半彎先伸展出去)→下半彎縮回雙腳,也可用蹲下來代替縮回。然後周而復始,點杖、伸展雙腳、縮回雙腳、點杖……
這個動作從外在來看,則是因為雙腳是直接往左右側伸展、縮回,所以上半身就會一直維持在固定的高度直滑而下。
其他是多餘的,雪杖也是不需要的。norman 寫:
縮回雙腳,也可用蹲下來
另外縮回雙腳與 蹲下來 是不同的。
如果你 蹲下來 上半身不會一直維持在固定的高度。這個像是 down-unweight。norman 寫: 所以上半身就會一直維持在固定的高度直滑而下。
縮回雙腳是retraction 或是flexion 不是 down-unweight
這些所有的作用不過是 "release"((解除,解化)是針對雪板與地面的關係而言)罷了。
這 [url="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d.php?t=235" [分享]White Pass Turns[/url]也是在練 release. 你看得出差別在那?
你對滑雪一支半解,還老是喜歡辨:face (6):
#117 回覆: 窄姿站法
你認不出這是 PMTS 幽靈滑法? 別人入門的第一階段,你需要搞這麽久?:face (44):norman 寫:等我的down-unweight進階到第三階時,這個就簡單了。nion (57):
Default.flv video by normankiss - Photobucket
[media]http://s449.photobucket.com/albums/qq21 ... efault.flv[/media]
#118 回覆: 窄姿站法
我不太確定我們兩個講跟想的縮回雙腳跟蹲下來是不是同樣的意思耶,因為看您這樣講,好像跟我所「想」的有所出入的樣子。skier666 寫:Unweighting/去重, 是針對全身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而言。這你說過同意我的解釋。
如果 up-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上移,那麽down-unweight 是 全身的“重心”往下移
以上這段只有這與unweigh有關。
其他是多餘的,雪杖也是不需要的。
另外縮回雙腳與 蹲下來 是不同的。
skier666 寫:如果你 蹲下來 上半身不會一直維持在固定的高度。這個像是 down-unweight。
縮回雙腳是retraction 或是flexion 不是 down-unweight
這些所有的作用不過是 "release"((解除,解化)是針對雪板與地面的關係而言)罷了。
您確定down-unweight是用蹲下來的方式做,而不是縮回雙腳?我也有點迷糊,在我所想的,兩者方式在用法是有差異,但又可說一樣,這點我們再討論好了,搞清楚這兩者做法在什麼位置及什麼差異。
這個連結是錯誤的,我打不開。skier666 寫:這 [url="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thread.php?t=235" [分享]White Pass Turns[/url]也是在練 release. 你看得出差別在那?
你對滑雪一支半解,還老是喜歡辨:face (6):
與其說我一知半解,不如說我自研只好自己講自己認為的事,所以跟通用的講可能會有些誤差囉。就像各類系統,有些用詞也是會有不一樣及作用可能也不一樣,這也可能造成雞同鴨講的,不是嗎?
#119 回覆: 窄姿站法
我只是說以太極兄那說法,這豈不是也是半制動嗎?skier666 寫:你認不出這是 PMTS 幽靈滑法? 別人入門的第一階段,你需要搞這麽久?:face (44):
Default.flv video by normankiss - Photobucket
是明顯的PMTS滑法,但我不太懂,裏面現在這一位所使用的是第一階就能去比賽滑得這麼猛了嗎?就我所知,另一位caver兄他研究了三年,我也沒看過他能滑得這麼猛這麼厲害耶。
這樣我就好奇了,請問一下,第一階就能出門比賽了,那他們的第二階是什麼樣子的呢?
說實在的,PMTS的教學DVD兩片,我只看了一遍而已,坦白講,裏面講的初階跟進階就兩階段而已,但是示範動作片看來看去好像都差不多,這一向是我好奇的地方,無奈我的聽英文能力很差,所以我不太懂PMTS系統,那您好像是學這個系統的,可以方便講一下這兩階的差別嗎?:goodgoodeat (1):
#120 回覆: 窄姿站法
順便請問一下,這個動作是up-unweight?還是down-unweight?:20070217220246:skier666 寫:你認不出這是 PMTS 幽靈滑法? 別人入門的第一階段,你需要搞這麽久?:face (44):
Default.flv video by normankiss - Photo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