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norman
不錯喔。 :p rimitives (16):lelo 寫:突然想通一點,明天就要去日本了,看能做到什麼程度 ...
唉!真的試出什麼來再說吧 ...norman 寫: 那試完回來後,方便報告一下感想嗎?:wawavillage (36):
上坡的人看到你的滑板底部norman 寫:skier666兄:
請問,您的「反轉」是指單純立起雪板嗎?
不好意思,我有點搞迷糊了,是站在下坡往上看到滑雪者的板底,還是站在上坡往下看到滑雪者的板底?skier666 寫:上坡的人看到你的滑板底部
我只是要確認您說的話而已。在上坡要能看到板底,也只有純刻轉才行,那您的反板轉彎是指純刻轉嗎?skier666 寫:站在上坡往下看到滑雪者的板底
看來你不懂的東西還很多。看來諾曼心法要加強
照片顯的是純刻,但是純刻並不是必需的要求來做這一個動作;這個反板轉彎跟你的C型倒勾的滑法是一樣的,差別是在一個是刻滑,一個是平板。norman 寫:我只是要確認您說的話而已。在上坡要能看到板底,也只有純刻轉才行,那您的反板轉彎是指純刻轉嗎?
事實上,那三張照片顯的是很好的刻滑的C型倒勾轉法‧注意他們在downhill的carving edges,那是很典形很好的“轉彎加速”。坦白講,您貼的三張照片,攝影師都是在下坡拍的,不然您弄張攝影師在上坡拍的照片,不然別怪我看不懂您講的呀,我都懷疑lelo兄是不是誤解了?
那些照片在過旗門,顯然是比賽時照的,而比賽一般都是在籃線上比的‧你說的“綠線”用以小看別人技術,結果反而表現你自己不會看或是不知道—你在綠線上是滑不出那麼快的速度來做C型倒勾刻滑的。想要做出純刻轉達到站在上坡可以看到板底,綠線確實是可以做到,只是需要一定的速度以上而已,前面三個彎是速度還達不到,做不出才,至少要超過三個彎以上,而且還不能在淺綠上做。
我想我們討論的是技術的本身(應該怎樣做),跟一般人能不能做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坦白講,這不是一般人會滑的技術,一般人也不需要練到讓人站在上坡可以看到自己的板底。
反板轉彎的刻滑是滑雪上一個最技術性所以最上層的技術之一‧要不要追求是你自家的事;有沒有用、省不省力就是你自己的爭論了。三張照片加上「反板轉彎」,就要讓人討論,還是要說明您的意思,實在太強人所難了,所以完全搞不懂您的意思,是很正常的吧?
那我再問一次,別避開我的問題,您說的反板轉彎要達到讓人站在上坡能看到自己的板底,這樣就可以省力了嗎?
1. 問題是,使出平板的C型倒勾的滑法,站在山上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板底呀,所以我就對這個反板轉彎顯得好奇了。taichiskiing 寫:
1. 照片顯的是純刻,但是純刻並不是必需的要求來做這一個動作;這個反板轉彎跟你的C型倒勾的滑法是一樣的,差別是在一個是刻滑,一個是平板。
2. 那些照片在過旗門,顯然是比賽時照的,而比賽一般都是在籃線上比的‧你說的“綠線”用以小看別人技術,結果反而表現你自己不會看或是不知道—你在綠線上是滑不出那麼快的速度來做C型倒勾刻滑的。
3. 反板轉彎的刻滑是滑雪上一個最技術性所以最上層的技術之一‧要不要追求是你自家的事;有沒有用、省不省力就是你自己的爭論了。
:)
IS
不是,太極大師已囘答這問題norman 寫:我只是要確認您說的話而已。在上坡要能看到板底,也只有純刻轉才行,那您的反板轉彎是指純刻轉嗎?
oknorman 寫: 坦白講,您貼的三張照片,攝影師都是在下坡拍的,不然您弄張攝影師在上坡拍的照片,不然別怪我看不懂您講的呀,我都懷疑lelo兄是不是誤解了?
norman 寫:
想要做出純刻轉達到站在上坡可以看到板底,綠線確實是可以做到,只是需要一定的速度以上而已,前面三個彎是速度還達不到,做不出才,至少要超過三個彎以上,而且還不能在淺綠上做。
坦白講,這不是一般人會滑的技術,一般人也不需要練到讓人站在上坡可以看到自己的板底。
三張照片加上「反板轉彎」,就要讓人討論,還是要說明您的意思,實在太強人所難了,所以完全搞不懂您的意思,是很正常的吧?
norman 寫: 其二是要讓自己在彎的起始越早進入edging,越早越好
是你沒囘答。skier666 寫:
最早是什麽情況,能形容一下嗎?
我從來沒有說可以省力。norman 寫: 那我再問一次,別避開我的問題,您說的反板轉彎要達到讓人站在上坡能看到自己的板底,這樣就可以省力了嗎?
這個是難,但是可能比你想得簡單。速度也不需要很快。如果你常滑地形變化很多的雪道,自然的會用到。norman 寫:
想要做出純刻轉達到站在上坡可以看到板底,綠線確實是可以做到,只是需要一定的速度以上而已,前面三個彎是速度還達不到,做不出才,至少要超過三個彎以上,而且還不能在淺綠上做。
這不光是技術的考慮,對我來説是個重力的遊戲。滑雪一個好玩的地方。norman 寫:
坦白講,這不是一般人會滑的技術,一般人也不需要練到讓人站在上坡可以看到自己的板底。
如果你有按我原文裏的聯結,可能會幫助你了解norman 寫:
三張照片加上「反板轉彎」,就要讓人討論,還是要說明您的意思,實在太強人所難了,所以完全搞不懂您的意思,是很正常的吧?
因爲您愛以自己的想法辯。所以我抓住你沒辦法辯的時候肖張一下。這點是我的錯。norman 寫:
ps. 別動不動就後面再加一句貶低我的話,也別認為我滑不出這個效果出來。這樣講話模式實在很難想好好跟您討論。因為我很多的您提出來的問題反問您,您都回答不出來,我反而會質疑您的用意。
不是我囘答不出,而是你看不到答案。再者,我也沒說自己滑的如何,或是什麽東西都懂。我指出錯誤的地方,並非表示我有答案。norman 寫:
因為我很多的您提出來的問題反問您,您都回答不出來,我反而會質疑您的用意。
1. 了解。skier666 寫:1. 不是,太極大師已囘答這問題
ok
2. 這篇是根據已下的對話而發
http://www.goski.com.tw/forum/showpost. ... stcount=50
3. 是你沒囘答。
4. 我從來沒有說可以省力。
5. 這個是難,但是可能比你想得簡單。速度也不需要很快。如果你常滑地形變化很多的雪道,自然的會用到。
這不光是技術的考慮,對我來説是個重力的遊戲。滑雪一個好玩的地方。
6. 如果你有按我原文裏的聯結,可能會幫助你了解
7. 因爲您愛以自己的想法辯。所以我抓住你沒辦法辯的時候肖張一下。這點是我的錯。
8. 不是我囘答不出,而是你看不到答案。再者,我也沒說自己滑的如何,或是什麽東西都懂。我指出錯誤的地方,並非表示我有答案。
我被混淆了,有差嗎?您指的是純刻的倒勾是平板的倒勾的哥哥嗎? :p rimitives (52):skier666 寫:補充
這是C型上勾,倒勾的哥哥
聼你如此說,好像你滑雪是給人看的。那就與我不同。norman 寫: 5. 對我而言好玩的地方不在重力,而是自己能在任何地形能做到多優雅,即使在黑線或饅頭上都能做出最優雅的讓人覺得很靜態的感覺出來。所以我的技術是強調在於靜而悠閒。
我說那不是重點。 重點是要能夠做圓形的C型轉彎norman 寫: 6. 我實在很難依您的連結了解您的意思,如果可以的話,把我當笨蛋就好,先把前因後果通篇整理一下再說,不然以後您提的,我只要有一點不懂您在講什麼,我也只能拒絕加入討論了。所以這篇我只能以投石問路的方式來了解您的意思。
還有什麽比讓自己在彎的起始更早進入edging?norman 寫: 其二是要讓自己在彎的起始越早進入edging,越早越好
了解。skier666 寫:C型彎的起點,倒勾是終點
不是,是滑給自己爽的,每個人對爽的感覺不一樣,當滑出最優的彎時,會變成一種飛翔的爽快感。skier666 寫:聼你如此說,好像你滑雪是給人看的。那就與我不同。
但是,沒有好的倒勾,哪會有好的C型彎的起點,這便是我的重點。skier666 寫:我說那不是重點。 重點是要能夠做圓形的C型轉彎
如果倒勾是終點,這是C型彎的起始,
還有什麽比讓自己在彎的起始更早進入edging?
刻滑立沿有角度,愈小的彎角度愈大,而平板滑雪是板底與雪面接觸的,所以板底應該是看不到的。norman 寫:1. 問題是,使出平板的C型倒勾的滑法,站在山上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板底呀,所以我就對這個反板轉彎顯得好奇了。
你那個不是“純刻”,因為你不知道C型倒勾純刻的edges是向下的‧跟你說過,那是一個很高桿的技術,所以很難;一般只有那些選手經過長期訓練才能做到那麼精準的轉彎。2. 在綠線上要加速到能純刻滑出C型倒勾是可以的,只是需要長度跟時間,重點是每個彎都要能做到加速,速度才能上升到可以做出純刻C型倒勾的,這個我早在幾年前就有試過了。
問題不太恰當,純刻的滑法是為了“快”而不是為了“省力”。3. 純刻有沒有省力,我就是不知道呀,所以才要問呀,不然您告訴我能不能省力也行囉。
那我就不知道你是在那滑的了,在美國這種人/滑法雖然在比例上少些,但是也是到處都有‧就技術而言,我不認為有比純刻更上一層的技術了‧另外,刻滑與平板滑雪是技術上的兩個極端,所以並不互補,事實上,相反‧因為用力的部位與方式不同,你要刻滑你就不能滑平板,你要滑平板你就不能刻滑‧所以你的“平板跟純刻的力量綜合體”只是你自以為高桿的想法,沒有實質。一般也很少有機會整條滑純刻下山吧?山坡上的slow標示很多的。再說我真正研究的不是純刻,而是比純刻再上一層的技術,我不知這個如何稱呼,但可以說是平板跟純刻的力量綜合體,這我就不會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