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chiskiing 寫:滑雪是活的,所以在技術上這裡有兩個問題: 一),什麼是寬,什麼是窄,什麼是剛好? 二),怎樣把站姿移動從寬到窄及從窄到寬而不卡邊?你的見解?
我的見解是...自然而為。不需要刻意站寬或是站窄。在滑每種的轉彎類型或是不同的地形,呈現最自然的平衡站姿就是該彎或是該地形最佳的站姿了。而雙腳的左右距離則是併腿到與肩同寬自然調協,但腳前後的距離也是要依鋼邊傾斜的角度及對應地形來做調整,過度或不及都不好。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就是了。所以什麼是最好的平衡寬窄站姿,練的起點就是我那個樓梯練習法,只要完成後,後面想要針對合適的動作及地形來調整就簡單多了。所以現在我已經可以隨時一站就是自然站姿了。
taichiskiing 寫:以前解釋過,聽勁是經過接觸而“感覺”外侵的力道。懂勁是跟據那“感覺”而知道外力大小及其來龍去脈。使勁就是用力。這些技術都是練者的自身經驗,教不出一個什麼明堂的,就跟滑雪一樣,就只有自己做才會体會其中之滋味。不過我可以試一下解釋勁跟力的差別。
根劇我們中國古典思想對“力量”的看法:勁在內,為陰,力在外,為陽,所以勁跟力是一對陰陽。陰陽合和,有勁有力,“力量”才能發揮。以現代的語言來說呢,勁是体內壓力的運行,而使勁出体外就變成了力。勁跟力的關係就好像罐裝的壓縮空氣一橡,壓力愈大,空氣噴出來的力量亦愈大。所以勁是力的潛能而力是勁的功能。
勁/壓力只有兩種方式來產生:化學作用及物理作用。化學作用是指肌肉裡的化學變化而產生的壓力及功能。物理作用是指由身体各部分的重量配合起來而產生的壓力。肌肉由化學作用而產生的壓力及功能比較小而短暫。所以要用大力及持久,高桿的功夫都是講就怎樣動身及運氣的。大極[拳]的練習是動身運氣而不用力/肌肉的。還有...
再聊, :)
IS
嗯嗯,看了解了。謝謝說明。 :p rimitives (16):
簡而言之,就是順力而行,或是借力而行,在滑雪中,在一連串的彎下的每個彎都有順力及借力的時間點,只要掌控住,想做什麼動作就都不是問題了,這也是我體會及想到的方法。
所以要如何順力及借力,要如何利用身體的每個部位調協,這只能要個人體會,不然我講得再神也沒有用了。就像我在滑大轉彎時,我只要做一個身體的動作,就可以在不做任何動作就能繼續彎,這就是自然平衡的表現了,這是不順力也不借力的保持方法。如果我再多加借力進入漸增順力,我的轉彎自然就會活潑不少,但這方法比較累,對我而言啦,因為我只要一個動作就能站坐著轉彎了,幹嘛要再多花些力氣來進行所謂的增壓減壓的動作?
以後未來等有人能在紅藍線幫我拍片時,只要滑道夠長,我就能拍一段什麼叫做輕鬆滑雪的飄移法了。:face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