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坐的問題我有注意改正,應該關係不大 ...skier666 寫:累大概是你後座的關係。
次數多一點的大彎,我指的是類似影片第一段那種彎 ...
YouTube- Dynamic Skiing
當然應該沒那麼厲害,試著照著滑,也頂累的就是了 ...
版主: norman
後坐的問題我有注意改正,應該關係不大 ...skier666 寫:累大概是你後座的關係。
請問,你指的high C是什麼?lelo 寫:應該不是啦 ...
我的方法會太襌機?不會吧?只要在雪場同樣的位置做出同樣的動作出來就好了,完全是直覺式的作法吧。lelo 寫:norman 兄的方法禪機太深了!樓梯口站站就能體會出運用的時機,這非要有禪宗的頓悟不可,這種頓悟我這輩子應該是等不到了!我還是來練我的划步機,反正站上去練就是了!唯一要做的就是看看錶,練夠時間就可以回去了 ....
如果你用 0:19 開始那段應比較不累lelo 寫:後坐的問題我有注意改正,應該關係不大 ...
次數多一點的大彎,我指的是類似影片第一段那種彎 ...
YouTube- Dynamic Skiing
當然應該沒那麼厲害,試著照著滑,也頂累的就是了 ...
我是用這張圖片的術語,應該就是你常說的 early edge,有時會忘了這邊常用的名詞是什麼 ...norman 寫:請問,你指的high C是什麼?
norman 兄是大師,可能不明白一點:一般人在滑雪時,要把一個彎分成八個階段,然後在正確階段做出正確的動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只要在雪場上滑時,「在相同的位置」做出跟在家練習「一模一樣」的動作就行了,這需要襌機嗎?能在雪場上順利做出來時,接下來就只剩下在雪場上如何讓這個動作練順而已。但一開始練時,你的黑腳只會從7跟15開始,這是因為不順的關係,順了後,黑腳的時間點會往前移,如果你能練到6跟14也是黑腳,那就是代表順了。但我現在的黑腳也只達到6跟7及14跟15的中間而已,還有一半的距離要跑呢。
我知道滑大彎比較不累,但雪地不夠平整的話,速度會超出我能控制的範圍 ....skier666 寫:如果你用 0:19 開始那段應比較不累
紙上談兵不一定能馬上使技術進步,但能少走很多歪路,研究改進對策,可以加快進步的速度。jack 寫:我覺得這些示范對於一年只滑幾天的“游客”都是不切實際的要求,根本做不到。。。我猜那電影中的滑雪者一定是某冠軍來的。。。。
我看見過朋友Sahrah的影片,她是台灣人,前二年參加了Racing Program有專業教師,每年滑一百天左右也住在雪場附近,每季都有參加多次的比賽,但是她的刻滑也不能達到圖/影示的程度,更何況一年只滑三天的你們呢。。。
在此討論些紙上滑,嘴滑不是很無聊嗎?:face (353):
謝謝您的圖示說明。:face (330):lelo 寫:我是用這張圖片的術語,應該就是你常說的 early edge,有時會忘了這邊常用的名詞是什麼 ...
norman 兄是大師,可能不明白一點:一般人在滑雪時,要把一個彎分成八個階段,然後在正確階段做出正確的動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另一個問題是,腦袋想的跟實際滑的,常常是兩回事!我也常常想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動作,只是到了雪場要做時,才發覺根本做不出來。把靜態的練習轉化為動態的動作,恐怕也是大師才辦的到的事!
現在我最需要加強的是動態的平衡能力,這樣才能幫助我在震飛之後,安穩的落地!兩條腿併的漂不漂亮實在不是重點,因為速度出來了,兩條腿自然會併起來,如果滑的比用全制動的還慢,併腿又有什麼意義呢?
1:50norman 寫: high C
請問一下stem christy是指半制動嗎?
問題是我不想滑的跟你一樣,不管是你在苗場滑的還是留壽都滑的!我想滑的跟日本人一樣!norman 寫: Ps. 您真的能併腿,速度一定比全制動還快。如果您願意花30個小時將我所有的練習法都練熟,我可以保證您下次在雪場的第一天,就能滑出跟我在日本苗場拍的動作差不多了,那時您就能體會到差別有多少了。
還是有很多我們這種程度可以聊的東西啦!譬如說夏季訓練一類的 ...jack 寫: 在此討論些紙上滑,嘴滑不是很無聊嗎?:face (353):
JASP 教你用 inline 揀怎麼都忘了嗎? 個人覺得除了 harbcarver 外是最好的. 但你現在程度先練 inline 比較好. :)lelo 寫:譬如說夏季訓練一類的 ...
嗯,一開始說要跟歐洲的方法,現在說要跟日本人的方法。決定好了嗎?lelo 寫:問題是我不想滑的跟你一樣,不管是你在苗場滑的還是留壽都滑的!我想滑的跟日本人一樣!
日本人的動作可能沒你認為的"正確"、"漂亮",但他們的速度就是比你快,能適應的雪況就是比你多,這該怎麼講?
Carver兄:可以請您解釋一下,什麼是「inline」?如何做?我真的看不懂。carver_hk 寫:JASP 教你用 inline 揀怎麼都忘了嗎? 個人覺得除了 harbcarver 外是最好的. 但你現在程度先練 inline 比較好. :)
同意,我跟您也有相同的看法。
High C的方法,我原只知道一種而已。就是利用逆勾來達到high C。而現在就再多加一個方法,重心壓到最低,帶重單純做壓邊動作就好了。但我覺得我的家裏練習法比較適合利用逆勾進入high C來練習。skier666 寫:你知道 high C 如何滑?我知道2個方法,但是我看不出你的心法有幫助的地方
這不過就是這東西吧. 會這個自然會滑雪.norman 寫:Carver兄:可以請您解釋一下,什麼是「inline」?如何做?我真的看不懂。